·太行山中生代板內造山作用與華北大陸巖石圈巨大減薄 |
|
資料星級:
|
資料格式:pdf |
上 傳 者:diandian2705 |
下載次數:3 |
上傳時間:2011-02-09 11:19:04 |
|
|
:近年來 ,華北大陸巖石圈巨大減薄成為國際地學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但對其減薄的時間、 機制仍然知
之甚少。約束條件的多解性和表面上相互矛盾的證據導致了對區域構造發展史的模糊認識。筆者認為 ,華北
板內造山過程是理解巖石圈巨大減薄機制的關鍵 ,因為華北巖石圈是在造山帶而不是在克拉通基礎上開始
減薄過程的。巖石圈減薄過程可以劃分為拆沉減薄、 伸展減薄、 熱減薄和化學侵蝕減薄 4 種類型。前者依賴于巖石圈重力不穩定性 ,是一種突變過程;后三者取決于軟流圈擠出構造 ,屬于漸變過程。減薄過程主要始于
120~110 Ma 的拆沉減薄 ,其標志是造山后脈巖組合的形成。亞洲大陸軟流圈的多階段匯聚過程造成軟流圈
向東擠出 ,是中國東部中新生代以來巖石圈持續減薄的重要基礎。因此 ,大陸動力學與大洋最重要的區別之
一就是大陸巖石圈經常發生減薄作用 ,特別是拆沉作用 ,并由此將軟流圈系統區分為淺部混染系統和深部純
凈系統 ,火成巖的地球化學屬性主要取決于巖漿起源的深度。
該用戶還有這些資料: |
更多 |
|
|
其他相關資料: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