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價格去年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下,電力行業迎來了多年未見的情境:利潤暴增近七成。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顯示,在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利潤同比增幅最大的行業當屬電力行業,增幅達到了69.1%。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電力企業利潤增加除了跟煤價走低、降水豐沛有關之外,還與電價調整密不可分。
有統計稱,在1月份發布業績預告的火電企業上市公司中,有七成企業實現利潤增長,其中大唐電力、國投電力、華能國際等業績表現亮眼。
1月31日,大唐發電發布2012年業績預增公告稱,預計公司2012年度合并報表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較上年同期增長105%~115%。大唐發電稱,業績大幅上漲的原因是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燃料采購策略,燃料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平均上網電價同比上升,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實施積極的資本運作,投資收益增加。
國投電力的業績更加搶眼。1月24日公司發布業績預增公告稱,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80%以上;與上年同期 (2012年收購國投欽州61%股權、追溯調整后)相比,將增加190%以上。國投電力表示,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為火電企業上網電價上調、燃煤價格下降及官地水電站投產等。
“2012年電力企業業績轉好的最直接原因是煤炭價格下調使電力企業燃料成本大幅下降,另外電網收購價格的上調也使電企銷售收入增加。”中煤遠大研究中心分析師張志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除此之外雨水充沛使水電出力大增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宋智晨表示,電力企業連續多年喊虧的做法確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五大電力集團都是國有企業,在國家政府機關面前有一定影響力,去年電網收購電價的調整某種程度上可以算作是電企哭窮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