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俄羅斯天然氣工人現場作業
.jpg)
探討多年的“天然氣
歐佩克”終于要成為現實
新華網紐約12月24日電 由于美國汽油商業庫存增幅大于預期以及失業率創新高,國際
油價24日暴跌逾9%,直逼每桶35美元。
美國能源部24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周美國汽油商業庫存增加了330萬桶,遠遠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的50萬桶的增幅;包括取暖油和柴油在內的成品
油庫存增加了180萬桶,而此前市場預測其增幅僅為20萬桶。
與此同時,美國勞工部的報告顯示,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增至58.6萬人,創下了26年來的最高水平,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然在持續惡化。此外,美國消費者支出在11月連續第5個月下降。這些負面經濟數據加重投資者對原油需求繼續走軟的擔憂,導致紐約市場油價盤中跳水。
“天然氣歐佩克”終于要成為現實
“今天,一個新組織誕生了,”俄羅斯能源部長什馬特科在記者會上說,“憲章得以通過,(常設機構)總部將設在卡塔爾。”事實上,有關天然氣歐佩克的談論近年來一直都有,只不過今年以來的能源價格暴跌使得各天然氣產國希望加強合作的愿望更加迫切。
在東道主俄羅斯的大力推動下,23日于莫斯科舉行的世界天然氣出口國論壇(
GECF)第七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組織憲章,憲章規定組建執委會和秘書處,并確定秘書處總部設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這標志著,此前僅維持松散聯系的天然氣出口國聯盟,開始正式升級為一個跟正式的卡特爾組織,探討多年的“天然氣歐佩克”終于要成為現實。
影響或難比石油歐佩克
不過,由于天然氣主要通過長期合同以約定價格出售,更多在地區性市場交易,所以外界認為,天然氣歐佩克對價格的影響力可能沒法與石油歐佩克相比。而俄羅斯等本身也否認他們是要設立行業壟斷組織。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董事會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強調,新機構并非天然氣版的“歐佩克”,不會成為具有壟斷性質的卡特爾組織,歐佩克的原油生產、定價機制不適用于天然氣市場。“原則上講,天然氣市場不可能有配額安排,”他說。
俄能源部長什馬特科則說,GECF是開放的組織。有意加入該組織的國家如遞交申請,并在論壇所有成員國投票表決中得到四分之三以上的票數,就可獲得成員國資格。
俄羅斯另謀經濟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設立歐佩克天然氣的問題上,身為該行業老大的俄羅斯近期似乎顯得格外積極。而俄總理普京23日在GECF部長級會議上有關“廉價天然氣時代即將終結”的發言,更令人多了幾分猜想。
俄羅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其在2007年的天然氣產量達到6070億立方米。其次為伊朗,后者2007年的天然氣產量為1120億立方米,接下來是阿爾及利亞和卡塔爾,去年的產量分別為830億和600億立方米。
有分析認為,尋求設立天然氣歐佩克,可能是俄羅斯在尋求新的經濟和外交突破口,因為此舉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有助于控制國際天然氣價格。受到金融危機和油價持續跳水等因素拖累,俄羅斯國內經濟形勢嚴峻。
俄官方預測,到明年年中之前,經濟不會恢復增長,明年全年的經濟增長預計僅為2.4%。普京日前表示,自10月份以來,已有超過7500家俄國內公司告知政府他們需要裁員,有20多萬名工人已被削減了工作時間。此外,政府已擬定了一份或許需要救助的最重要企業的名單,將涉及至少1500家公司;此前,克里姆林宮已承諾拿出2000億美元支持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