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大部制改革近日風聲不斷,備受矚目。先是,1月9日路透社引述官方人士消息透露,我國新一屆政府將啟動大部制改革。而后,新華社消息顯示,中央政治局2月23日召開的會議討論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草稿)》,并將其作為十八屆二中全會的議題之一。
綜合種種跡象,觀察人士認為,雖然新一輪大部制改革的具體方案尚無明確消息,但改革趨勢似已逐步明確。新華08網編輯整理諸家媒體報道發現,據市場預計,本輪大部制改革方案很可能在今年全國兩會后推出。同時,相較于2008年改革中的大刀闊斧,本輪整合將圍繞如何解決民生、強化社會職能和公共服務等角度出發,分階段、分批推進,而改革更將“把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大部制改革5年后端倪再露
2008年3月,我國正式啟動新一輪機構改革方案,大部制改革由此拉開序幕。當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后,國務院新組建交通運輸部等5個部委,改革后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為27個,一些地方政府在改革上也有所創新。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胡錦濤總書記再次提及大部制,要求“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
今年以來,有關新一輪大部制改革的風聲不斷,近日新華社報道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草稿)》消息后,有關新一輪改革具體方案的各方報道此起彼伏,大部制改革5年后再露端倪。
據《財經》雜志2月23日披露,即將在十八屆二中全會上提交中央討論的新大部制改革方案,包括民政部擴大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權責;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與衛生部下的食藥監督管理局等部門整合,成立專門的市場秩序監管部門;國家海洋局擴權,強化海洋綜合管理權限;鐵道部與交通運輸部有望整合。而此前廣為流傳的“大能源”、“大文化”、“大金融”等部門的改革,暫未列入改革重點。
今日《21世紀經濟報道》有關“大部制改革”的系列報道更如一枚深水炸彈,將此前已然引爆的社會關注抬至新的高度。其中有關“鐵道部撤并”的報道稱,鐵道部內部人士2月25日透露,鐵道部并入交通部一事已基本敲定。一位鐵道部內部人士向其記者表示,“大部制改革已經是板上釘釘,鐵道部被撤并到交通運輸部已是八九不離十的事了。”
改革方案很可能兩會后推出
雖然有關“新一輪大部制改革即將啟動”目前尚無明確官方消息,但有專家指出,若消息確實,改革方案在今年全國兩會后正式推出的可能性很大。
據《時代周報》,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曾參與設計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月14日在接受其采訪時表示,按照此前幾次行政體制改革的規律,中國過去的行政機構改革以五年為期,且均在政府換屆期間宣布,然后交全國人代會審議,如獲通過,試點部委層面的改革才展開。汪表示,“在今年3月國務院完成換屆后,可能會宣布有關方案。”
大部制改革消息若確實,在改革方案通過后,各個相關部委將集中拿出“三定”方案。以鐵道部撤并為例,據《21世紀經濟報道》,按照往年的機構改革步驟,如果鐵道部并入交通部的方案提交今年全國兩會,并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獲得通過,則隨后將進入具體細化操作,涉及到的相關部委將著手“定職能、定編制、定崗位”的“三定”工作,然后根據這一計劃指標實行職能部門的撤并、人員的分流調動。全部工作完成將花費少則一兩年,多則四五年。
新一輪大部制改革或分步走
據新華社報道,中央政治局2月23日召開會議,討論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草稿)》。會議指出,要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成熟先行,把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新華08網編輯綜合多方報道分析認為,新一輪大部制改革或將不如2008年激烈。一方面,“把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或成本輪大部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另一方面,改革將“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分階段、分批推進。
有媒體評論稱,相較于上一輪大部制改革大刀闊斧地實施多個部門的整合,本輪改革將更多著眼于部委職能的“微調”。這體現了十八大報告中“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的總體原則。而據《時代周報》報道,一位要求匿名的權威專家稱,新一輪的大部制改革不會如外界猜測的那樣有2008年那樣的大動作,考慮到牽扯面廣,可能會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
背景資料:
“大部制”又稱大部門體制,是指對職能相同或相近的政府機構進行整合歸并,進行綜合設置,以減少機構重疊、職責交叉,從而提高政府效能。2008年 3月,我國正式啟動新一輪機構改革方案,大部制改革由此拉開序幕。此輪改革中,涉及調整變動的機構共15個,國務院新組建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此后,地方的大部制改革亦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