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隨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日益見效,工業生產增速逐步回升,主要提供工業基礎原材料的石油化工行業呈現出企穩向好的發展態勢。下半年,隨著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進一步實施,石化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步伐的加快,以及油氣定價機制的進一步完善,石化行業的發展有望繼續向好。
積極政策效應顯現
中經石化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二季度我國石化產業企業景氣指數較上季度出現回升。石油化工行業市場急劇下滑的狀況得到初步遏制,產銷供需呈現出回穩態勢,價格跌勢明顯放緩。二季度,石化行業產品產量、銷售收入環比均有較大幅度回升。
上述向好跡象,是國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石油化工行業取得積極效果的體現。一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石化行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投資與消費環境。家電、農機和汽車下鄉政策,啟動了農村消費市場;減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等政策對于恢復石化下游產業的消費需求、擴大相關石化產品市場空間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國家加大對石化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國家及時出臺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快了一批重點石化項目的建設步伐,極大地提升了行業發展的信心,對促進石化行業的企穩回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行業效益明顯好轉
中經石化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二季度石油化工行業利潤明顯高于一季度,虧損企業虧損額減少,虧損面收窄。這表明去年四季度以來出現的石油化工行業效益急劇下滑的情況已得到初步緩解。
原油開采行業效益增長回升主要是因為國際原油價格二季度大幅攀升。統計顯示,國際原油平均價格(布倫特現貨)6月份環比上升23.97%,比年初1月份價格上升了62%,突破60美元/桶。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國內原油開采業逐步遏制了效益同比大幅下降的趨勢。統計顯示,今年前5個月油氣開采業利潤為493.5億元,同比下降75.8%,但降幅比今年前2個月縮小10.9個百分點。
在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下,今年前兩個季度煉油行業扭虧為盈。去年前5個月,由于上游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攀升,成品油價格和成本倒掛,導致煉油行業虧損568.31億元。今年,我國實行了新的成品油價格管理辦法。根據新辦法,成品油價格能夠更真實、更靈敏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在新機制下,煉油行業的盈利水平變得確定,國內主要石油公司煉油業務的盈利預期也能得到明確。按照新的機制,上半年我國進行了三次大的成品油價格調整,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更趨市場化,促使上半年煉油行業在上游原油價格不斷攀升的形勢下,利潤保持穩定,明顯好于去年同期。價格關系的基本理順,將有利于充分發揮市場在成品油產供銷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
隨著高價原料庫存的逐漸消化,化工行業效益環比明顯好轉;ぎa品價格企穩,市場整體產銷率開始增長,行業盈利水平開始回升。統計顯示,前5個月在化工行業中,除化學農藥業利潤降幅有所擴大外,其他行業降幅都有較為明顯的縮小。其中,涂料油墨制造業、合成材料制造業和橡膠制品業利潤同比已經由降轉升,合成纖維單(聚合)體制造業和其他合成材料制造業扭虧為盈。
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目前,我國石化業正處于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我國石化工業多年在快速發展中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顯現,比如部分傳統化工產品產能過剩,出口依存度不斷提高;資源和部分高端石化產品大量進口,進口產品對國內市場造成了沖擊。
據中經石化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由于國際市場持續低迷,我國化工行業二季度的出口經過季節調整后,同比大幅下降,且環比也在下降,顯示出口市場進一步惡化的趨勢。今年以來,國外部分化工產品如合成樹脂、甲醇等進口大幅攀升,對國內市場造成很大沖擊。1~5月份,我國進口合成樹脂同比增長13.4%;進口甲醇290.7萬噸,同比增長超過7倍。
鞏固和發展石化產業企穩向好的趨勢,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必須嚴格貫徹實施國家有關產業政策。
一是要認真貫徹落實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快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石化產業經濟增長。
二是要牢牢把握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兩大著力點。今后一段時期,企業應將投資重點更多地放在合成纖維單體、工程塑料、特種合成橡膠等一批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廣闊的產品上,努力避免在一些產能過剩領域進行低水平重復建設。大型煉油、乙烯、化肥企業應不斷提高產業的規;图苫,大力發展高端石化產品,加強現代煤化工、精細專用化學品等領域的技術研發,不斷提高行業的創新能力。
三是要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持走資源節約型、安全環保型的新型石化產業發展道路,不斷提高產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能力。
四是要著眼國際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強石化產業重大戰略問題的研究,健全落后產能退出機制,不斷提高規劃水平,引導產業有序轉型升級。
五是要加強對當前石化產業經濟運行情況的監測,建立健全產業預警機制,根據行業新變化及時調整相關產業政策,促進產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