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環保局瑞茲女士看來,作為國際甲烷市場化計劃31個成員國之一的中國,
煤層氣回收利用市場化的程度令人振奮。的確,煤層氣現已被列入中國
新能源發展范疇,而正在制訂中的《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草案,也提出將圈出15個抽采利用煤層氣的礦區、5條煤層氣長輸管道路線,有關職能部門還將在財稅政策上給予煤層氣生產企業更多扶持……種種跡象都表明,中國煤層氣將迎來大規模市場化開發。
日前,據陪同瑞茲拜訪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的中國
煤炭信息研究院院長黃盛初透露,瑞茲此行的目的在于促進國際甲烷市場化,主要是如何鼓勵企業進行煤層氣的回收利用。
據了解,我國擁有豐富的煤層氣資源,大力開發利用必將帶來巨大商機和廣闊的合作前景。而業內專家卻表示,雖然煤層氣大規模市場化開發是當今趨勢,但我國煤層氣的開發利用還面臨著諸多問題。
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王樹鶴表示,近年來,煤層氣井下抽采、地面開發和利用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特別是陽泉、晉城和淮南等礦區煤層氣抽采量和利用量大幅度增加。目前,煤層氣開發、煤礦瓦斯重大事故預防,已被列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一些重點科研攻關正在組織實施,國家每年還拿出30億元資金支持煤礦瓦斯治理和煤礦安全項目。
我國煤層氣資源量多達35萬億立方米。據黃盛初介紹,2008年共探明各類煤層氣井3400口,探明儲量1340億立方米。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套適合我國煤層氣特殊地質條件的
勘探開發技術。目前,我國煤層氣地面垂直井鉆井技術比較成熟,已在不同
地質構造盆地內成功應用。
在利用方面,2008年,全國煤層氣利用量17.2億立方米,完成全年目標112.7%。煤層氣在我國主要用于民用和工業燃料、發電和汽車燃料等。隨著煤層氣抽采量的增加,利用率卻在逐漸下降,2008年僅為30%。黃盛初認為,這意味著我國煤層氣產業體系尚不完善,上游開發、中游集輸、下游利用的發展不協調,上游采出的煤層氣缺少有效利用方式或與之相配套的長輸管線,并且我國煤層氣資源賦存條件復雜,導致煤層氣利用率下降。但這恰恰說明我國煤層氣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截至2009年10月中旬,國家發改委已經批準煤層氣領域CDM項目76個,其中在聯合國CDM理事會注冊的煤層氣CDM項目22個。而在尚未正式出臺的《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草案中,煤層氣產業也被納入其中,并確定兩個新建的煤層氣產業化基地———山西沁水盆地南部和鄂爾多斯[14.00 0.43%]盆地。
業內專家表示,產業化基地的提法是首次出現,意味著該基地礦井的煤層氣甲烷含量高達98%,需要后續加工,如摻進空氣才能使用。而以往所說的抽采基地,則是指甲烷含量為40%,可直接送入煤層氣管道并使用。而山西柿莊南到山西端氏、山西端氏經晉城到河南博愛、山西鄭莊到山西陽城、山西保德到陜京一線、陜西韓城到陜西西安,草案中提到的這5條長輸管道的建設,都將成為我國煤層氣大規模開發利用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