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獲得專利授權224件,公司專利技術每年創造直接及間接經濟效益2億元以上,專利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達30%以上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記者彭展)巴陵石化化肥事業部鉗工高級技師、“技師創新工作室”首席技師曹國粱和同事一道,針對尿素裝置進口二氧化碳壓縮機組透平后端多年漏油不斷的“頑疾”對癥下藥,從源頭“根治”,每年可節約機油及配件等費用近90萬元,還消除了現場油膩溜滑情形。他們的攻關成果“大型離心式壓縮機新型油封裝置”申請專利,3月份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記者從巴陵石化公司科技信息部知識產權保護辦公室獲悉,今年一季度,該公司新申請專利14件,新獲專利授權8 件。至目前,該公司專利申請總量502件,首次超過500件,獲得專利授權224件,發明專利比例占八成以上,90%以上與主業緊密關聯。公司專利技術每年創造直接及間接經濟效益2億元以上,專利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達30%以上。
該公司今年一季度獲授權的專利中,“一種篩分回磨粉裝置”、“含油污水初步分離裝置”、“循環水池排污裝置”、“一種連續制備ε-己內酯的裝置”、“大型離心式壓縮機新型油封裝置”、“一種生物接觸氧化池”、“一種連續制備無水過氧羧酸的反應器”、“一種乳化SBS改性瀝青及其制備方法”,都與公司主業關聯緊密,是科研技術人員潛心自主創新的辛勞智慧結晶,涉及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結構調整、新品開發等方面。
“一種連續制備ε-己內酯的裝置”及“一種連續制備無水過氧羧酸的反應器”授權專利,是該公司“1萬噸/年己內酯工藝包”項目中已申請的發明專利。該工藝包已通過中國石化總部審查,工藝包的己內酯產品達到國外同類產品質量標準,過程安全可控。
作為首批入選湖南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程的企業,巴陵石化在持續推進技術創新,提速轉化為生產力的同時,一直注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湖南省 2012年專利獎評選中,該公司的“一種由偶聯法制備的含共軛二烯烴苯乙烯類嵌段聚合物(即熱塑橡膠SEBS)的選擇氫化方法”獲獎。2008年以來,在 “五改七建一配套”特色化工建設項目中,共實施了以公司為主體申請的31件專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