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關心油價嗎?明天成品油價再臨調價窗口,一邊是媒體不斷猜測“調還是不調”,一邊卻是消費者的淡定。
從媒體的報道來看,先是多家機構預測本周這一輪油價調整或將再一次落空,隨后又傳出“國內油價存在有限下調可能”,但最后又補充說“如果接下來兩個交易日內國際油價漲至每桶 104美元以上,國內成品油調價可能再度被擱淺。”其實,讓媒體糾結的原因很簡單。3月底出臺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調價周期縮短、調價頻率加快、成品油定價更加透明。這意味著在國際油價震蕩期間,價格變化率容易出現劇烈波動,每天都可能導致國內成品油價格呈現不同的走勢。
對消費者來說,短期看這或許會增加其使用成本;但長期來看,更加市場化的產品更容易受供需規律影響,所以對消費者同樣有利。從前幾個調價周期的實踐來看,每10個工作日一到,該升就升,該降就降。同時,發改委現在都會提前發布信息。
事實上,在國外一公里內往往有好幾個加油站,每家價格都不一樣,上午下午的價格也不一樣。你可以選擇最低的,也可以選擇口碑好、價格高的加油站。將來,我們或許也要開始習慣這種淡定,由經營者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自主決定價格,政府不再直接制定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