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國家商業銀行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3月,沙特非石油出口連續第三個月下滑,進一步顯示出國際市場對沙特出口產品的需求減弱。數據顯示,3月份沙特非石油出口額總計165億里亞爾(約合4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75億里亞爾相比小幅縮水;出口非石油產品總量380噸,比去年同期的430萬噸減少11.5%左右,非石油出口收入同比減少5.9%。
3月份,阿聯酋超越中國成為沙特非石油產品的最大進口國,進口額達到23億里亞爾,增幅超過42%。中國和新加坡分列二、三位,其進口在沙特出口總量中分別占比10.8%和6.2%。同期沙特的石化產品出口收入達到55億里亞爾,同比增長13.4%,在全部非石油出口中占比達到33.7%,重新成為沙特最主要的出口產品。塑料和橡膠出口收入48億里亞爾,同比增長4.1%,在全部非石油出口中占比29.3%。金屬材料及制品出口收入13億里亞爾,占比7.7%。
在進口方面,沙特非石油進口總額超過510億里亞爾(約合136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同期,進口的商品總量同比減少11.6%至 600萬噸,顯示出進口通脹壓力正在積蓄。3月份沙特進口的機械和電器設備總值超過136億里亞爾,同比增長20.7%,在全部非石油進口中占比 26.6%。此外,沙特進口的交通運輸設備總值103億里亞爾,同比增長44.4,%;普通金屬68億里亞爾,同比增長10.5%。以上三大類商品在沙特非石油進口中所占比例分別為26.6%、20.2%和13.3%。美國、中國和德國依次是沙特非石油產品的三大進口來源國,來自三國的商品在沙特進口總量中的占比分別達到13.9%、11.2%和6.2%。其中,美國自去年10月份以來一直保持著領先位置,3月份對沙出口額高達71億里亞爾,同比增長 33.9%;中國對沙特的出口額超過57億里亞爾,同比增長18.5%;德國對沙特的出口基本保持平穩,出口額總計32億里亞爾,同比增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