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這是2008年股民寫的“詩”,其中包含道不盡的哀愁。如今中石油股民不只哀愁了:“直接絕望了,淚都流干了。”股民不禁要問,“亞洲最賺錢機器”回報在哪里?
分紅回本需要上百年
“5年前花十多萬元買了中石油,今天只剩下不到2萬元,當時48元多買的,如今只剩8元多了,真想跳樓。”一位虧損累累的股民在股吧“吐槽”,有意思的是這位股民的名字叫做“與錢有仇”。昨天,中石油收盤價為8.12元,尚不及其最高價48.62元的零頭。有股民粗略地計算,若靠分紅回本,保持年均每股分紅0.3148元的話,股民還需要等待128年。
持有中石油股票的股民李達也暗暗算了一筆賬:當時中石油發行40億股,每股發行價為16.7元,即使按照昨日收盤價8.12元來算,原始股東虧損了340多億。一百萬股東2年的油費沒了。
高價發行股民受害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提起中石油直搖頭,他說中石油頭頂“亞洲最賺錢公司”的光環上市,如今6年過去了,股價卻跌跌不休,“對股民何談什么回報?”
知名財經評論人皮海洲稱,中石油的悲劇從中石油登陸A股的第一天就注定了。他分析說,A股設立的目的就是為國企融資。為了達到既滿足企業融資又最大程度上保護國有控股股東利益的目的,A股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非常不合理。2007年中石油回歸A股時,首發A股僅為40億股,占總股本1830.21億股的2.19%。這種畸形的股權結構成就了中石油A股的高價發行。財經專欄作家李飛則分析認為,中石油的成長性非常有限,公司在資本邊際效益鈍化的影響下,凈利潤在近年來增長并不明顯,這就制約了市場對其股價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