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終端需求仍然乏力。6月7日,發改委下調汽、柴油出廠和零售限價人民幣95元和90元每噸,分別合0.07和0.08元/升,下調幅度約1%。環比兩周前,汽油批發毛利下跌10元/噸,幅度約1%;柴油毛利增厚20元/噸,幅度約4%。目前主營煉廠開工率為84.3%,保持平穩;對終端需求更為敏感的山東地煉開工率僅為36%,較一周前下降6個百分點。
合成橡膠產業鏈價格下挫。LDPE和PP粒等合成樹脂價格上漲350-400元/噸,幅度約3-4%。順丁橡膠和丁苯橡
膠下跌600元/噸,幅度約4%;原料丁二烯也下跌500元/噸,幅度約5%。
中長期思考
中石油管道業務引入社會資本,期待上游勘探開發領域的開放。中石油聯合泰康資產及國聯基金,共同投資設立中石油管道聯合有限公司,股權比例分別為50%、30%和 20%。新公司將主要負責運營甘肅蘭州以西的原油、成品油管道和寧夏中衛以西的西氣東輸一線和二線的管道,同時對新疆境內進入西部管道的原油和進口哈薩克原油進行統購統銷。我們認為,中石油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將補充現金流;而長輸管道的收入較穩定,易獲得部分產業資本的青睞。我們預計中石油的上游勘探開發領域,也將向社會資本開放,從而給民營油服和裝備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營改增”對民營油服公司影響不大。國稅總局近日公告明確,油服企業從事煤層氣及頁巖氣生產性勞務,應繳納與石油及天然氣一樣的17%增值稅,自7月1日起施行。自2009年以來,國營大油公司下屬的鉆探和服務公司繳納17%的增值稅,稅負略低于繳納營業稅的民營油服企業。2012年,上海、北京等地啟動“營改增”試點,民營油田服務企業也被納入了“營改增”范圍,增值稅率為17%和6%(服務業務)兩檔。從實施結果來看,民營油田服務企業的實際稅負略微減少。從最新情況來看,不論民營、國營,也不論常規資源還是非常規資源,油服公司的賦稅水平已經統一,競爭環境也更加公平。
建議及風險
上游油田服務和設備企業在迎來市場進一步開放的同時,競爭日趨激烈,兩極分化可能加速。我們認為擁有鉆、完井一體化實力或持續創新能力,并能成功利用國際市場的公司仍可望維持快速增長。重申對安東油田服務、華油能源、海隆控股、宏華集團等公司的“推薦”評級;A股推薦:杰瑞股份(002353)、惠博普(002554)、吉艾科技(300309)和通源石油(300164)。
燃氣發電有望成為天然氣下游利用的最大增長點。北京正在開創燃氣發電新范例,將更高發電小時和電價補貼及適中的氣價相結合,為燃氣電廠創造有利條件,推薦京能清潔能源。
新定價機制對各類企業的利弊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一體化大油集團正在適應新的市場環境變化,鞏固原有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