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大慶石化公司散烴卸車現場,員工打開收料閥,將輕烴原料接連不斷地接收入儲罐。副班長王莉介紹,進入6月,乙烯裂解裝置生產負荷加大,卸車崗位員工精心操作,平均日卸輕烴1800多噸。
獲取豐富資源,確保裝置滿負荷生產,是煉化企業實現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前提。大慶石化向原料結構優化要效益,對有限資源實行企業內部靈活優化配置,保證生產裝置“吃飽喝足”。
今年年初以來,大慶石化化工一廠增加優質原料進廠量,合理安排爐型,保證裝置高負荷運轉,提升綜合運行效能。僅5月份,這個廠優先引進加工優質油田輕烴5.39萬噸,增效300多萬元。
大慶石化改造工藝流程,優化原料結構,提升產品收率。大慶石化化工一廠優化三套裂解裝置間的物料資源互供,合理改造流程,將原來當燃料燒放的過剩循環乙丙烷,補充進裂解一套裝置作為優質原料,月回收循環乙丙烷1000余噸,增效4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