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坦桑尼亞天然氣處理廠及輸送管線項目第三船4700根、55公里長鋼管在姆特瓦拉港接卸完畢。這個項目是中國石油技術開發公司海外第一個EPC總承包項目,它標志著這個公司由石油裝備供應商向一攬子服務商的轉型。
圖為姆特瓦拉港口卸貨場景
坦桑尼亞天然氣處理廠及輸送管線建成后將對坦桑尼亞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被稱為“新時期能源坦贊鐵路”。它是對中油技開國際化運作能力的重大考驗。
作為項目的總協調和牽頭單位,中油技開首先承擔的是項目542公里鋼管的生產保運工作。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在預付款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中油技開顧全大局,墊付資金,提前運作,調集各路人馬,分頭并進,連續作戰。到今年5月初,中油技開代表合作伙伴聯合體與業主共同簽署生產開工令。6月,項目首船運往坦桑尼亞的鋼管分別在秦皇島港、上海港裝船,項目建設全面提速。
在國內,中油技開積極組織代理公司接收鋼管,進行港口倒運、裝船、報關。在海盜出沒的印度洋,公司提前協調警力護航,三條貨船經過近一個月航行,陸續順利抵達坦桑尼亞。目前,三船共計1.24萬根148公里長的鋼管,正在坦桑尼亞抓緊倒運,為管道打火開焊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