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頁巖開采技術的進一步提高,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頁巖油開采將給世界能源版圖帶來不小的改觀。但根據中東產油國:沙特,阿聯酋和科威特的石油生產報告來看,沙特目前的產油量比之其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高,而當下科威特和阿聯酋的石油生產水平也屢創(chuàng)新高。
FT認為,這些數字反映出,少數的幾個海灣地區(qū)產油國填補了其他地方的石油供應短缺,而世界除美國以外的地區(qū)對這幾個中東國家的石油更加依賴。
瑞士信貸大宗商品研究部主管JanStuart表示,“無論美國本國原油開采技術有多么大的變化,對于世界其他的地區(qū)來說,海灣國家仍握有全球石油貿易的關鍵位置。從這些中東產油國的數據來看,事實上顯示出全球原油供需平衡遠比你想象的要捉襟見肘。”
根據IEA數據顯示,今年8月,海灣國家三大產油國滿足全球17.1%的原油需求。而每次一些石油生產國家出現危機的時候,沙特均表示提高生產以彌補供需比重失衡問題。
沙特等國的不斷增產也引發(fā)了對“石油峰值”的擔憂。作為世界能源進口大國的中國和印度來說,對海灣國家是否有足夠的備用容量已保持原油供應依然存在質疑。
IEA認為,即使沙特保持在當前的生產水平,仍然有超過200萬桶/天的閑置產能。但這也取決于沙特的石油政策。目前沙特巨型離岸油田Manifa海上油田的產油量數據更新很慢,此前IEA認為該油田產油量應該達到90萬桶/天。有消息稱,沙特原本打算將該油田產出的原油輸往國內煉油廠,并限制其在其他一些領域的生產以延長該油田的使用壽命。如果這是事實,那么沙特將向全球石油市場提供較少的原油。但IEA認為,還沒有跡象表明沙特將這么做。
IEA石油市場研究部門主管AntoineHalff聲稱,“因為世界其他地方原油生產下降,我們認為沙特Manifa海上油田的產量在增加,以保證原油市場的供應。”
除沙特外,科威特和阿聯酋也在擴大其生產。據IEA報告顯示,阿聯酋將其2017年至2020年原油生產目標設定為350萬桶/天,科威特則將2020年生產目標保持在400萬桶/天。IEA認為,這兩個國家已經接近原油生產上限。與此同時,卡塔爾的生產在近幾年呈現略微下滑趨勢。
在OPEC其他國家中,盡管全球石油需求量在增長,但委內瑞拉,安哥拉和阿爾及利亞的生產都比5年前要少。IEA能源分析師AmritaSen表示“目前來看,只有沙特一直維持一個非常明確的生產目標并有條不紊的進行生產。這無疑更加加重了原油進口國諸如中國對其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