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看盤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思思)上周受三中全會政策利好等影響,滬指一路上漲沖破2200點大關。今日受“萬科等45家房企欠繳3.8萬億土地增值稅事件”以及“中石化輸油管爆炸”兩大事件影響,滬指開盤下跌10.32點,報2186.06點,直接跌破2200點。
早盤兩 市雙雙低開,滬指跌0.47%,深成指跌0.73%。板塊方面,石油和房地產板塊分別排名板塊跌幅的第一名和第四名。截至記者發稿時,石油板塊下跌2.17%,房地產板塊下跌0.57%。
事件1
房企被曝欠稅3.8萬億
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北京律師李勁松根據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相關數據分析測算發現,自200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 31日,全國各類房地產企業應繳納的土地增值稅超4.6萬億,但國家征收到的土地增值稅僅0.8萬億。這意味著,全國房地產企業應繳未繳的土地增值稅總額超過3.8萬億。
受此影響,今日開盤地產板塊整體下跌1.02%,排名行業跌幅榜單第四,眾多地產股領跌兩市,其中外高橋跌超4%,華麗家族、陸家嘴跌超3%,金地集團、萬科A、保利地產、招商地產均出現下跌。
分析
房企面臨資金斷裂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土地增值稅相當于房地產業的資本利得稅。如果嚴格按四級累計制征收,很多房企利潤將暴減。此次央視報道可能釋放出政府“舉刀”信號。
對此,中信建投分析師劉楊也表示,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這個時間點爆出,很有可能是政府的意圖,由此可見政府對于房地產的調控將會出現更有力的打壓,而未來一旦追繳這3.8萬億的未繳款項,眾多的房地產企業將面臨資金斷裂、破產的可能性。
事件2 中石化輸油管爆炸
上周五,中石化位于黃島的輸油管發生爆炸事故,截至昨日死亡人數已達52人,百余人受傷。來自中石化方面的消息稱,發生事故的管道在1986年7月投產,年輸油能力1000萬噸。
受此影響,早盤中石化A股及H股雙雙低開,中石化A股一度跌到4.82元/股。截至上午10時30分,整個石油板塊中共24只個股,僅有6只飄紅,其余全部下跌。
分析
股價短期有壓力
中信建投分析師劉楊表示,爆炸事件雖屬偶然,但也凸顯了中石化長期積累的問題,其應急預案、安防都有重大漏洞。事件發生后,中石化未來需要大量資金用于人員賠償、加固維修設備等,資金相對緊張,甚至有可能會出現未來中石化被拆分的情況,所以短期中石化股價很有壓力。
除了中石化本身,劉楊認為石油、當地農業以及水產養殖業都會受到影響,而安防、援建等相關板塊則會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