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個紅色大閥門緩緩開啟,天然氣“哧哧”地流入川西氣田橘黃色的管道。11月22日以來,西南油氣田天然氣日產量連續穩產在1000萬立方米以上。截至12月9日,天然氣產量已突破30億立方米。
“四川油氣會戰打響兩年,天然氣日產量從800萬方躍升到1000萬方,這得益于會戰的提速上產”,西南石油局長、西南油氣分公司總經理甘振維說,西南油氣田作為集團公司天然氣大發展的主力軍,通過深入開展川西、元壩和非常規三大會戰,初步實現了高速度、高水平、高效益會戰。
目前,西南油氣田的主產區是川西氣田,位于成都、德陽、綿陽地區,是勘探開發三十余年的老氣田,屬超致密、低滲透復雜氣藏,同時屬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區,增儲上產難度大。西南油氣田創新完善疊覆性致密砂巖成藏地質理論,利用水平井和分段壓裂技術兩個“撒手锏”,兩年新建年產能13億立方米,同時優化低壓高壓管網,盤活低壓、低產量老井,使老氣田煥發新活力,形成了立體勘探開發局面,推動了川西氣田的持續穩產增產。日前,川西坳陷中淺層獲集團公司油氣商業發現一等獎。
提速上產,關鍵在科學管理。實施四川油氣會戰兩年來,西南油氣田按照“油公司”管理模式,在確保安全環保的前提下,優化管理流程,大力開展“增產增銷增效”活動,靠前指揮、靠前服務、超前謀劃、提前運行,對超前完成任務隊伍予以獎勵,對排名靠后隊伍亮“黃牌”、掏“紅牌”,激發參戰隊伍優快施工,做到了鉆前不等協調、搬遷不等鉆前、鉆機不等井場、運行不等物資,鉆前施工、鉆井、油氣測試等施工環節平均周期較會戰大幅縮短,提速了新井上產步伐,同時川西氣田平均單井成本比會戰前降低約20%。
“西南油氣田資源基礎好,發展潛力大,提速上產步伐還將加快”,西南石油局黨委書記楊昌江說,西南油氣田已有探明儲量5000多億立方米,還有前景上萬億立方米的規模增儲陣地,為建設天然氣年產量200億立方米大氣田的遠景目標奠定了物質基礎。
2014年9月,我國目前最深的海相大氣田--元壩氣田將投產,一個國內一流的現代化氣田將屹立于川東北青山綠水之間。到“十二五”末,元壩氣田將建成年產量44億立方米的規模,川西氣田年產量有望達到50億立方米,加上部分非常規井的投產,西南油氣田將力爭天然氣年產量達到100億立方米,邁入我國千萬噸級大油氣田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