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費省下了,用不完的電還能賣掉實現增收……去年10月,合肥市啟動光伏下鄉扶貧工程,為合肥四縣一市100戶貧困家庭建設“家庭光伏電站”。被選中的肥西銘傳鄉樓塘村村民李兵(化名)很高興,可他沒想到的是,電站建成后,他等到現在已經3個多月了還沒能用上。
等了3個多月沒用上光伏電
“去年10月底,政府就給我們村10戶貧困家庭安裝了光伏電站。”李兵告訴記者,由于家庭貧困,他成為合肥光伏下鄉扶貧項目的受益家庭之一,政府將出資幫助建設“家庭光伏電站”。據了解,這一項目不僅可以解決貧困家庭的自家用電問題,用不完的電還能賣給國家電網,同時享受現金補貼,實現增收。
“當時是挺高興的,本來還想著過年之前總能用上吧。”李兵告訴記者,他沒想到的是,自從電站安裝好后就沒了下文,眼看著年都過完了,也沒見電力部門來給通電,“我過年期間再冷都沒怎么敢用電器,感覺這些家庭電站全變成了擺設,因為我們根本用不了啊!”
隨后,記者聯系到銘傳鄉政府辦公室,負責“光伏下鄉”項目的工作人員張先生向記者確認,樓塘村10戶貧困家庭安裝的光伏電站的確還沒有開始使用,“去年 12月我們已經上報給合肥供電公司要求并網通電了,可能由于程序比較復雜吧,到現在也沒批下來。”他說,目前還不清楚李兵等家庭什么時候能夠用上電站發的電。
供電人員稱部分未通過驗收
記者從相關資料獲悉,“光伏下鄉”項目選定的 100戶貧困家庭,有50戶在長豐縣楊廟鎮十井社區、20戶在廬江縣白湖鎮裴崗社區、10戶在肥東縣牌坊鄉趙坊村、10戶在肥西縣銘傳鄉樓塘村、10戶在巢湖市黃麓鎮建麓村,根據計劃去年10月30日之前就建成投運。不過,記者通過詢問發現,盡管長豐縣十井社區的50個光伏電站已是正常運營,但不光是肥西銘傳鄉樓塘村,肥東趙坊村、巢湖建麓村的光伏電站也沒有投入使用。
“去年10月30日我們是給這100戶貧困家庭建成了光伏電站,現在確實還有一些沒有投入使用。”合肥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一名吳姓相關負責人確認后告訴記者,沒有投入使用主要是在等供電部門的運行許可證,部分電站還要安裝漏電保護裝置,“等這些工作都做完了,供電部門驗收合格了,并網發電應該就很快了”。
隨后,記者又聯系到了合肥供電公司相關工作人員郭佳佳,他告訴記者,肥西、肥東和巢湖的光伏電站建設完成后,年前工作人員曾經上門進行驗收,但發現部分還不符合安裝要求:“我們已經讓施工隊來改了,但正好在年關,工人們都回去過年了,到現在都沒回來。”郭佳佳說,只要更改完成,他們驗收合格后就能立刻投入使用,“不過現在也說不好什么時候能去驗收。” (邵婧)
鏈接:家庭光伏電站
光伏發電就是根據“光生伏特效應”原理,利用太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不論是獨立使用還是并網發電,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電子元器件構成,不涉及機械部件。
2013年7月起,合肥市陸續給105戶貧困家庭(含肥東縣長臨河鎮5戶試點)免費安裝了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光伏發電并網送電后預計每年還能給每戶家庭帶來3000元左右的收入。今年,合肥市還將繼續開展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建設,2014年預計建成200戶以上貧困家庭光伏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