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長長的K線圖上,漲停次數不是很多。不過,2月20日,讓中國A股市場部分股民驚奇的是,中石化9時30分甫一開盤,就呈現“一字”漲停態勢,上漲0.47元/股,漲幅10.00%,報收于5.17元/股。
在中石化的帶動下,包括廣匯能源(600256,股吧)、天利高新(600339,股吧)、泰山石油(000554,股吧)在內的多個石油板塊個股漲停,整個石油板塊明顯跑贏大盤走勢。
漲停的出現主要是因為,2月19日晚,中石化發布公告稱,公司全體董事審議并一致通過了《啟動中石化銷售業務重組、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的議案》(下稱“議案”)。
“董事會同意在對中石化油品銷售業務板塊現有資產、負債進行審計、評估的基礎上進行重組,同時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社會和民營資本持股比例將根據市場情況厘定。”公告稱,“投資者、持股比例、參股條款和條件方案將后續確定和實施,社會和民營資本持股比例不超過30%。”
“對市場來說,這肯定是好事。”2月20日下午,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一方面,開放產業鏈中最賺錢的一塊資產,表明了我們的誠意,也是貫徹中央關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關精神的具體行動;另一方面,引入民資,也可以盤活資金,提升市場運營水平。”
在更多人眼中,就100多家國務院國資委直屬的央企層面,中石化(母公司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此舉是“敢為天下先”,可以為央企未來的改革、進一步“破題”發展混合所有制,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不過,市場的疑問同樣存在,比如,上述舉措能給民資帶來多大的益處?民資會不會接受中石化的方案?是不是中石化獲利更多?真的能對其他央企起到借鑒作用?
或現“混合制”加油站
在下游零售加油站市場,目前已有一定程度的放開:“三桶油”(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之外,還有國外能源企業和國有企業合資的加油站及民營加油站。僅就價格來說,由于相對便宜,后兩者也往往受部分出租車司機的青睞。
雖然可能仍屬于“猜想”層面,但樂觀的預期中,未來可能會出現國有資本和民營企業合作的加油站。據中石化的公告,該公司董事會同意在對中石化油品銷售業務板塊現有資產、負債進行審計、評估的基礎上進行重組,同時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社會和民營資本持股比例將根據市場情況厘定。
“董事會授權董事長在社會和民營資本持股比例不超過30%的情況下行使下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公告稱,一方面,確定投資者、持股比例、參股條款和條件方案,并組織實施該參股方案;另一方面,簽署交易文件及相關其他文件,并辦理與前述事項相關的審批、登記、備案、披露等程序。
公告同時強調稱,“公司將依照上市地的法律法規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做好審批和披露工作。”
對此,有人用“意外”來形容中石化本次的公告。很重要的一點是,中石化竟然會“舍得”放開下游的資產—按呂大鵬對《國際金融報》的表述,“這是公司最優秀的一塊資產”。查看2011年、2012年中石化的年報,下游是其最賺錢的業務,甚至在整體層面彌補了中游業務一度出現的虧損。
據了解,中石化下游銷售業務板塊擁有完善的成品油銷售網絡,“按加油站數量計,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成品油供應商”。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銷售業務板塊擁有自營加油(氣)站30532座,成品油管線超過1萬公里,儲存設施的總庫容約1500萬立方米。同時,2013年境內成品油經營量持續增長至1.65億噸、同比增長3.8%,零售量1.14億噸。
事實上,在“三桶油”的內部競爭中,上游勘探領域做不過中石油和中海油、中游煉油和化工業務不能占據絕對地位的中石化,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就是主營業務中“盈利能力較強、資產回報率較高”的銷售業務。
不過,中石化的上述舉措不能全部用“意外”形容!秶H金融報》記者多方了解得知,用“預料之內”來表達或更為合適。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國際金融報》記者追訪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時,他就曾對本報坦言,“央企是人民的企業,國企發展的成果要讓全民共享,這是將來社會發展必走的一步。同時,央企要帶動就業和民企,讓他們一起發展。”
“年初,傅成玉董事長就提出了與非供資本展開合作的想法。2月19日上市公司的公告,是想法得到了真正的落實。”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確認。
據本報查閱的中石化官方信息,傅成玉在1月的集團年會上表示,“中石化將在專業化重組和市場化改革中,加大與社會資本和非公資本開展合作、合資力度,借以調整資產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目前正積極準備將現有存量資產再度組合,向社會資本、民營資本開放。”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中石化此舉是與中央的步調保持了一致。
林伯強所說的“步調”是去年11月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傳遞出的“中央精神”—《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中石化“獲益最大”
集團公司新聞稿這么評價中石化放開下游的舉措:引入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有利于在公司內部進一步構建由國有資本與其他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共同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體,有利于通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上述新聞稿還稱,合作還有利于加快中石化專業化發展步伐,“可以在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共同監管下,促使企業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不斷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提升市場化運營水平”。
從新聞稿和公告的情況看,中石化始終沒有透露和誰合作、怎么合作。“具體的方案我們還在研究制定,但在穩步向前推進。”呂大鵬就此對本報回應,“同時,可以確定的是,中石化還沒有選擇與哪些民營企業合作及具體合作的股權比例等。”
“有框架在,合作的具體模式都可以談,肯定也都能協商,這不是大問題。因為,可以確定,不管怎么合作,都是中石化占主導地位,且不會改變其根本上的決策權。”林伯強分析,“現在最關鍵的是,在這不到30%的股份中,真正有哪些愿意合作的‘金主’前往中石化尋求合作?這些企業是不是確定能從合作中受益?這是目前最大的懸疑之一。”
對此,野村證券負責地區石油和天然氣業務的主管關榮樂對《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分析,零售業務對民營資本有吸引力,因它與石化和煉油業務相比,不是資本密集型業務,“很少有民營企業具備投入數十億美元現金的能力,但投資于加油站僅需大約100萬美元的成本”。
關榮樂還猜測,中石化可能的合作目標“包括有政府背景的社;鸷兔駹I企業,如希望對沖燃油漲價風險的航空公司等”。
“討論怎么合作、與哪些企業合作,根本就沒有意義。”中國價值指數首席研究員崔新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直言,“首先,我所了解的情況是,在下游零售加油站市場,中石化的股權本就比較凌亂。比如,幾年前,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中石化曾收編了不少社會加油站和民營加油站,至今,部分加油站牌子上出現中石化的字樣,也會為中石化繳稅。但在實際的股權結構中,當時的社會責任人仍會有話語權。”
一個側面的例證是,近日有報道稱,“在民營油站改變策略的同時,站點快速膨脹的中石油、中石化亦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由于租金上漲以及不同區域路網,中石化在2004年布局的一些油站因車流變向而出現虧損。”
崔新生進一步說,“其次,即使將下游的股權給了民資,甚至將民資可擁有的股權比例提高到50%,也都不能改變中石化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地位。因為,加油站的成品油來源,還是掌握在中石化手中,夸張地說,這實際上就能主導這座未來潛在合資加油站經營的‘命脈’。”
“因此,歸根到底,中石化的舉措既是為了迎合有關部門的精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民資受益,但更多地,還是為了財務數據上的‘漂亮’。”崔新生說,也就是說,中石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銀河證券2月20日發布報告稱,銷售板塊重組引入社會資本,最大的受益者是中石化本身,而不是參股企業,且重組完成將“大大改善中石化的負債結構,特別是將緩解上游投資的資本壓力”。
“如果成品油銷售板塊30%股權全部實現重組、引入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按銷售板塊整體4000億元市值規模來估值,估計一次性總損益將貢獻業績約0.4元/股左右;如果今年全實施,那么,2014年中石化的業績會接近1.1元/股。”銀河證券預估。
關榮樂也認為,“通過放開下游股權,公司可將分銷業務的資金轉移至贏利空間更大的勘探開發業務。”
能否推動改革深入
“其實,也不必過多的憂慮。畢竟,縱向比較,中石化已做出了讓步,放在10年前,這恐怕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且,提到改革,能看到的都是‘漸進式改革’,非一蹴而就型的改革。”江蘇的一位民營企業家在電話中和《國際金融報》記者交流時說,“總體來看,還是要肯定中石化的有關舉措。”
業界已經關注到,自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力推“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以來,中石化此番是央企中第一家遵循“中央精神”的企業。甚至,有媒體稱此次中石化的舉措“打響了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槍”。
“這么多年來,國務院國資委方面一直在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對此,國務院國資委有關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截至2012年底,中央企業及其子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共378戶,上市公司中非國有股權比例已超過53%;地方國有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681戶,上市公司非國有股權比例超過了 60%。
事實上,國務院國資委官方此前也一直表態要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以來,國資委將把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去年12月下旬,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公開表示。
黃淑和表述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改革路徑,一方面,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少數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可以采用國有獨資的形式;另一方面,涉及國民經濟命脈和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國有企業,可以保持國有絕對控股。再次,涉及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行業的重要國有企業,可以保持國有相對控股;國有資本不需要控制可以由社會資本控股的國有企業,可以采取國有參股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全部退出。
不止是國資改革。卓創資訊提供的分析稿稱,加油站在引入30%民營資產后,其靈活的經營模式將加快成品油的市場化進程,“這將打破國內市場現有的壟斷格局,使消費者更加受益。市場化程度的增加,也將有效改變當前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下滑、價格上漲的背離現象”。
林伯強還說,改革的意義也許會有,但在實際推進的過程中,能否推進其他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還存在不確定性。一方面,客觀而言,石油行業與其他行業確實存在不同特點,石油行業的經驗也許不完全適用于其他行業;另一方面,主觀上看,其他央企是否有足夠的動力和誠意積極歡迎民企還要觀察。
安迅思息旺能源研究與策略中心總監李莉提供給《國際金融報》記者的調研情況顯示,受訪的央企中化集團和中海油集團人士稱,尚難判斷這一資產層面的混合所有制的大手筆嘗試能多大程度上推動市場的開放進程。
崔新生認為,中石化的舉措談不上“給其他企業借鑒”,也跟“推進改革是兩碼事”。因為,至少在能源領域,真正的改革尚沒有啟動起來,“如果能將成品油的油源徹底市場化,讓民資參與其中,這才是業界應該期待的”。
“此次改革并未觸及成品油市場化的根本,民營資本要想從改革中獲利仍有一定難度。”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長久以來,國內大部分油源都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手里,而此次改革恰恰局限在中石化的下游銷售板塊,不管以怎樣的方式參與改革,社會和民營資本“依然束手束腳”。
“至于改革,更進一步的期待是,原油進口準入門檻的放寬,原油期貨產品的推出及成品油定價機制進一步透明化,這才能真正推動國內油品市場化的事件的到來。”王金濤說。
【名詞解釋】
“石化魔咒”
中石化漲停!這在其歷史上也不多見。這對久盼大盤反彈的股民來說本應是件大好事。不過,身邊的好多股民卻發現其他個股普跌。
其實,早在幾年前,市場已為這種現象做了名詞解釋:中石油、中石化拉升,但其他板塊的個股卻在下跌,這種現象被稱為“石化魔咒”。
有分析認為,一方面,中石油、中石化這種大盤股上漲,需要吸引大量資金來買入,會造成資金從其他板塊流出的擠出效應。另一方面,在投資者看來,銀行、鋼鐵、中石油、中石化等股票盤子大,屬于沒有吸引力的股票,當資金開始關注這類股票時,某方面也說明市場已找不到可以炒作的品種,短期的上漲接近尾聲,也是一種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