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前光伏業尚未走出“寒冬”,但在海關出臺的多項措施的幫扶下,河北的光伏產品出口卻實現了逆勢增長。據石家莊海關統計,2014年1月河北省出口光伏產品6.1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1.4%。其中河北民營企業出口1.5億元人民幣,增長99.4%。對日本出口1.3億元人民幣,增長2.5倍;對美國出口8995萬元人民幣,增長43.5%。
保定市光伏產業出口是河北省的中流砥柱。今年1月,保定市出口光伏產品5億元人民幣,占全省光伏出口總值的82%。此外,邢臺、唐山、石家莊市出口迅猛增長,分別出口4143萬元人民幣、4120萬元人民幣、155萬元人民幣,分別增長2.8倍、568倍和219倍。
河北省光伏產業出口逆勢增長得益于石家莊海關出臺的多項幫扶措施。針對美國對華光伏企業作出“雙反”決定和歐盟對華光伏企業實施反傾銷措施,該關積極開展調研,與企業進行長期、及時地溝通,隨時關注國家政策調整和企業經營情況的變化,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和其他國際市場,在海關政策允許范圍內給予企業最大程度的支持。
英利集團總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一家擁有26000多名員工、73家子分公司的光伏龍頭企業,具備國內唯一完整產業鏈。全球光伏市場增速放緩、歐美“雙反”、全行業競爭激烈等情況使英利發展受到了很大影響。保定海關通過實地調研,針對其進出口業務量多、資金運轉壓力大的情況,為其開辦了加工貿易業務,結合企業物流、生產、銷售實際,幫助企業細化、規范內部管理,使企業既符合上市公司管理要求,又符合海關監管規定,在此基礎上對其實施了加工貿易電子賬冊監管模式,有效降低了企業運作成本。支持企業保稅進口原料超過4.3億美元,緩解稅款資金壓力近9億美元。同時,加工貿易電子賬冊業務的開展也為企業進出口貨物提供了更為高效、便捷的服務,為企業開辟新興市場、把握市場時機爭取了時間。
為了使光伏生產企業更好地參與國家“金太陽工程”,利用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保定海關積極推動企業從“兩頭在外”向兼顧“擴大內需”轉變,開辟“綠色通道”,做好月度集中內銷業務,積極支持企業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努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目前英利集團在逆境中不斷發展,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光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