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階段,受宏觀經濟及供需關系影響,原油期價偏弱震蕩,預計后市延續弱勢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宏觀方面,美聯儲延續退出QE,并有加息預期,對美元構成較強支撐作用,同時對原油構成較重打壓作用。在美元指數圍繞80一線震蕩之際,NYMEX原油指數則由100美元以上價位回落至95-96美元區域。
供應方面,美國休斯敦航道受阻消息支撐市場。據報道,兩天前一起船舶碰撞事故導致約4000桶原油泄漏至加爾維斯頓灣,連接美國海灣和海灣地區煉油廠的休斯敦航道已經關閉,且無恢復通行的時間表。據美國海岸警衛隊稱,周一共有81艘船等待駛入休斯敦航道。
在北美,正值冬季取暖油消費旺季和夏季駕駛旺季之間的消費淡季,美國沿海煉油廠會集中檢修保養,原油需求季節性下降,致使庫存持續升高。據EIA公布的數據,截至3月13日當周,美國煉油廠開工率為86%,較前一周的87.4%繼續回落,并處在年內低位。同時,截至3月14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連續第9 周增加,不僅增量590萬桶為預估值的兩倍多,而且總量3.759億桶還創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俄羅斯與西方關系緊張,市場評估雙方相互制裁對原油供應的影響。俄羅斯供應給歐洲1/3的天然氣和1/5-1/4之間的原油。除非俄羅斯原油和天然氣出口中斷,否則在全球油氣市場供需關系依然呈現供過于求背景下,上述地緣政治因素對原油難以構成支撐作用。在美俄相互制裁之際,不排除美國通過調控手段,打壓原油價格,繼而打壓俄羅斯經濟的可能性。
需求面上看,匯豐3月24日發布中國制造業PMI指數初值,3月中國制造業PMI指數低于預期,降至48.1,創8個月來最低,由此強化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趨勢。中國是全球第2大原油消費國,也是需求增長較快國家之一,中國經濟景氣與原油需求密切相關,因此中國經濟增長減緩將導致原油需求增長縮減。
根據預測,今年亞太地區原油需求日均3060萬桶,比去年日需求增加50萬桶,增幅1.5%,預計同期中國原油需求增長3.4%,印度原油需求增長2.4%。而短線看,中國原油需求可能繼續減緩,1月和2月原油日均需求比去年同期低24萬桶,相當于減少2.3%。2013年的最后兩個月中國原油需求也減緩,甚至有預期2014年中國原油需求將出現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