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基金會氣候變化項目氣候傳播——中國系列活動”2014年4月2日-4日在北京進行,該活動傳播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二工作組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中國氣候變化方面的情況,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
以下為英利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榮輝先生4日在媒體研討會上的發言實錄:
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在今天下午和大家分享一下光伏與氣候的事情。
應該說光伏的大面積商業化還是在歐洲起步。從1997年德國的“百萬屋頂計劃”開始,光伏的商業化就在全球開始徹底推廣開來。 2011年開始,隨著1.15元的上網電價,國內大型商業地面電站項目開始在中國西北全面展開。應該讓大家銘記的是去年,發改委能源局推出了更適合計時能源特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這方面英利現在一直是走在行業的前頭,英利的發展也是跟光伏行業一起成長起來的。英利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員工已將近3萬多人,集團公司的企業總資產也是200多億,現在在天津、海南、衡水和保定擁有四大生產基地。同時英利憑借著就像主持人說的全產業鏈的優勢已經連續2012年、 2013年兩年全球出貨量第一。
我可以給大家講一下太陽能光伏應用的一些案例。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我簡要地給大家說一下。
現在全球的能源模式是80%還是依賴于石油、天然氣礦物化石燃料,我們預計,到2050年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應該會占到五分之一以上的消費結構。這是英利的環保模式,每一兆瓦光伏發電系統,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80噸到560噸,減排二氧化碳1248噸到 1456噸,減排二氧化硫10.6噸到12.3噸,減排氮化物4.8-5.6噸,減排粉塵8.2-9.5噸。這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一棵大樹一生中可吸收1 噸的二氧化碳,一兆瓦的光伏組件20年里可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是1萬噸。相當于這個電站如果修在了陜西西安,按照那邊的日照情況,推算出來是相當于在西安植樹造林一萬棵。
很多人會覺得光伏很遠,實際上光伏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這是我們光伏建筑一體化的項目,就在英利的保定廠區,各位朋友有興趣可以去英利參觀一下,也有很多朋友已經去過了。這是英利的一個光伏館,所有的外墻用的是全玻組件。這是英利的電谷廣場商務中心,下面是電谷酒店的大堂,這是中國唯一一個在五星級酒店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也是最早的一個。這是在英利三期門口裝的一個太陽能全玻隔音障,這種應用在歐洲很多高速公路邊上都已經開始了,在國內還沒有徹底推開。
英利最早開始啟動屋頂項目的企業之一,我們在2010年到2011年完成了英利產業園10MW金太陽并網工程,下面這個照片是所有員工的停車棚,下面這個是在廠房的屋頂上面。這是一個隧道,因為這個隧道遠離電網,如果隧道里面的照明加一根線過去成本非常高,所以在隧道上面可以做成光伏的獨立系統。
這是一些森林防火、監控,這是太陽能路燈的應用。這是中石油的加油船,在加油船上做了太陽能的獨立系統。這是我們的一個養殖場,在養殖場上面裝的是太陽能光伏組件,這是農業大棚。這是BAPV的應用,都是建在大樓的屋頂上面,這是汽車停車場。這是亦莊加油站,全部是獨立系統,不跟國網相連,完全靠太陽能發電來用,離咱們這也不是特別遠。
這些都是一些其他的應用,大家可以看一下,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這是英利自己開發的太陽能產品,比如太陽能手電、收音機、充電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