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換資源?
按照伊拉克石油部長沙赫里斯塔尼早前確立的時間表,伊拉克將于2009年中期和外國公司簽署第一批招標的相關服務合同。范德偉也表示,競標過程將會在6月末或7月初揭曉。
這意味著留給殼牌和石化雙雄的談判時間已并不太多。目前,有跡象表明三方的談判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此前,業界曾傳言作為讓中石油參與競標上述伊拉克油田的交換條件,殼牌希望中石油允許其參與位于四川省一氣田的產品分成合同。
但記者從中石油并未得到確認。早先也有傳言稱中石油正在與美國能源公司就聯合投標伊拉克石油和天然氣協議一事舉行談判,但記者同樣未得到來自官方的回應。
范德偉對這一問題也并未正面回答。“我們確實在研究,但項目的具體規模和其他信息要等到競標結果出來后再予以公布。”
但范德偉同時表示,“我們是商人,并不反對利益交換。同合作伙伴的長期合作不僅意味著A業務和B業務的交換,而是在多項業務發展上進行合作,結成真正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我們希望和中國的公司建立這樣一種關系。”
2007年底,中石油和殼牌曾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
“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只是開始,后面的研究和開發項目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雖然目前推出的項目有限,但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進展。”范德偉表示。
另外,此前有消息指出三方雖然已進行深入談判,但殼牌、中石油和中石化尚未確定各方在聯合競標中的權益比例。有媒體報道稱,殼牌提議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天然氣集團占15%的權益,但后者希望獲得更多的權益,比例大概是20%。目前還不清楚殼牌對中石化集團權益比例的提議。
對此,范德偉并未正面回應,僅表示一切待項目競標結束后再予以披露。
林伯強認為,殼牌之所以選擇石化雙雄,除了后兩者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也有戰略上的考慮。“中國是世界未來主要的石化產品市場,而兩大石油公司在中國有著雄厚的實力。幫助兩大石油公司走向海外,殼牌未來有可能會獲得更多在中國的業務機會。”
事實上,形勢依然存在一定變數。
范德偉表示,“假設整個項目分成幾個區塊來競標,每一個區塊都會有若干競標方組成的財團來參與。但在競標正式開始之前,形勢變化的可能性很大,現在的信息并非最終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