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表示,伊拉克不能達成石油增長目標的風險與日俱增。伊拉克是OPEC中的第二大產油國,而OPEC產出亦受到利比亞動亂、伊朗被制裁和尼日利亞盜油活動的打擊。
IEA 總干事范德胡芬在今日公布的中期油市報告前言中表示,伊拉克仍是OPEC中預期產能增長的主要來源,但產能擴張看來愈發受到威脅。目前IEA預計,OPEC到2019年時產能將提升至每日3706萬桶,較當前水平高出每日208萬桶,產能增長的逾60%預計將來自伊拉克。
IEA於去年5月的中期報告中表示,美國頁巖油將有助於滿足全球新增石油需求,導致OPEC幾無增產空間,否則可能拖累油價下跌。不過,IEA目前預計,2014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將在9276萬桶,較2013年5月的預測高出96萬桶。
報告亦指出,明年的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幅,將從2014年的132萬桶提高至142萬桶。IEA認為,OPEC成員國需要生產更多石油,需超過上一次中期報告所預測的數量。IEA將2014年全球市場對OPEC原油和庫存的需求預測上調90萬桶,至日均3010萬桶。
IEA指出,中國最快今年就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凸顯出石油需求增長穩步轉向亞洲的趨勢。雖然IEA預測2015年需求加速增長,但目前預測之後會進一步放緩,理由是環保意識及其他更便宜的替代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