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決定,9月17日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和13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10元和0.12元。
“這是2009年5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石油價格管理辦法以來,首次出現‘四連跌’的局面。”安迅思成品油行業分析師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對于此次調價,國家發改委稱,9月上旬以來,受全球油品市場供應充足、需求乏力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油價震蕩下行。
據安迅思統計,2014年以來,汽柴油最高零售價上調4次、下調則多達8次,剩下5次均為擱淺。全年汽柴油最高零售價分別凈跌525元/噸和505元/噸。
汽柴油批發價格跌幅更甚,截止到9月15日,國內0號柴油、93號國標汽油和93號調和汽油價格分別較年初下跌1008元/噸、713元/噸和354元/噸。除了調和汽油受成本制約下跌幅度不及調價幅度之外,0號柴油及93號汽油均超調幅下跌。
在本次成品油調價后,物流運輸企業的經營成本有望降低,將繼續支撐物流運輸行業經營狀況的改善。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蕓給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算了一筆賬。以載重50噸的貨車,每月平均跑10000公里左右,百公里油耗38L為例,將有望減少209 元左右的油耗成本。對于私家車而言,以月跑2000公里,每百公里8L汽油的私家車為例,油耗成本將減少8.8元左右。此外,出租車的運營成本也將有適度減少,預計部分地區的燃油附加費或有微幅調整。
市場機構普遍預計,因國慶調休,成品油下一輪調價窗口將于9月29日24時開啟。
“原油價格將整體維持低位運行,即便反彈預計幅度有限,成品油價格未來不排除‘五連跌’的可能性。”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高健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原油市場依舊是利空消息充斥,在利比亞原油增產的同時,歐美煉廠將進入檢修期,會進一步加劇供需矛盾。此外,美元匯率強勢的局面仍在延續,中歐經濟形勢整體表現低迷,上述利空局面短期內估計難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