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隨著又一口高產井——蘇54—31—110H8井的投產,長慶油田采氣四廠作業四區日產氣量達到140萬立方米。這標志著長慶油田在高含水區域蘇里格54區,在埋藏3000多米深的“地中海”找到了“旱地”開發天然氣,并建成具有年產天然氣5億立方米生產能力的“孤島”氣田。
面積達1800多平方公里的蘇54區,位于長慶油田蘇里格氣田西部。這里本來被長慶油田確定為蘇里格氣田的資源戰略接替區,但由于含水豐富,導致氣田開采久攻不破。2011年前,長慶油田在這里先后打出34口探井,其中有32口井不同程度產水,日均液氣比為0.8立方米/萬立方米,也就是說,每產1萬立方米天然氣,就要同時產出近1噸的地下水,高于其他地區好幾倍。技術人員形容這里是名副其實的“地中海”。
面對水層困擾,負責蘇54區天然氣開發的長慶油田采氣四廠,重新翻開所有勘探和評價資料,利用大量數據細致分析儲層狀況,特別是通過對古河道沉積流向及主力層有效砂體地質構造展布、水氣平面分布進行深入的綜合地質研究后,最終在區塊的中東部地區發現了一個500平方公里左右的含水量相對較低的 “陸島”。
按照“分區部署、滾動開發、適度甩開”的開發思路,長慶采氣四廠通過鉆井堵漏、試氣控水劑應用等一系列技術攻關,實現了富水區天然氣的成功開發。特別是在探明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含氣富集區,實施以水平井開發為主體的新技術后,大大提高了單井產量。
2012年,長慶采氣四廠首先實施的兩口叢式水平井,日無阻流量雙雙突破百萬立方米。2013年以來,采氣四廠進一步加大水平井的鉆井力度,到今年8月份,共完成各類型生產井69口,其中水平井有18口。在位于鄂托克旗烏蘭鎮的一個8叢式水平井大井組中,3口水平井平均單井日產量達20萬立方米左右。
“我們看似在‘水海’中找到了‘孤島’,但實際含水相對于其他地區還是很高,開發難度很大。為保證氣田穩產,我們平均每天都要對每口井實施 2.5次泡沫排水措施作業,比其他地區工作量高出2倍以上。”負責蘇54區天然氣開發的作業四區經理白鵬介紹說,“排水采氣費時又費力,但由于生產組織得當,氣井生產時效未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