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集團掛牌上市并創下全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IPO(首次公開招股)交易后,該集團的股價本周正在下跌,而做空投資者也首次開始做空這只股票。
據彭博社和倫敦金融信息提供商Markit編纂的數據顯示,得益于阿里巴巴集團股價下跌的看空人士已沽空1210萬股股票,大約相當于該集團在外流通股票總量的3.3%。
很多市場人士以及投資者開始把阿里巴巴和中石油聯系在了一起。大家紛紛猜測阿里巴巴會不會是美國股市上的中石油A股。
那么為什么阿里巴巴的上市會讓國內市場的投資者把它與中石油A股相提并論呢?這主要是源于二者之間的“形似”。中石油A股上市抓住的是2007 年那一輪牛市的大尾巴,中石油當時的發行與上市受到市場的大力追捧。而目前阿里巴巴上市之時,美國股市同樣經歷了一場連續數年的大牛市,不少人也擔心目前美國股市正處于一輪牛市的尾聲。而且阿里巴巴的發行如中石油A股一樣,同樣受到投資者的大力追捧。
不過,盡管阿里巴巴與中石油A股存在某些“形似”之處,但二者之間更多的是“神不似”,因此,幾乎可以肯定阿里巴巴不會成為美國股市里的中石油A股,阿里巴巴不會重復中石油A股的悲劇故事。
首先,就阿里巴巴對美股指數的影響來說,顯然不能與中石油A股當年的情形相提并論。中石油在A股市場堪稱“一股獨大”,對A股市場及A股指數影響甚大,尤其是中石油A股在新股上市當天即計入指數,這進一步加劇了中石油A股對整個A股市場的影響。而阿里巴巴在美國股市的權重與中石油A股不可同日而語。并且阿里巴巴暫時也不計入美股指數。所以,從阿里巴巴對美股的影響來說,不可能重復中石油A股的故事。
其次,就阿里巴巴的個股走勢來說也不會重復中石油A股的走勢。中石油A股是A股市場最牢固的繩索,但阿里巴巴顯然不會成為美國股市上的鐵鎖鏈。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基于這樣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阿里巴巴盡管IPO時受到了市場的追捧,但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現較為理性。當天開盤價92.7美元,較發行價漲36.3%;收盤價93.89 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8%。這樣的漲幅是比較理性的。這也決定了阿里巴巴的中簽者獲利不大,拋壓也有限。這一點與中石油A股形成鮮明對比。如中石油A股的發行價為16.70元,上市首日的開盤價高達48.60元,漲幅高達191.00%。中簽者獲利豐厚,因此中石油A股上市后拋壓沉重,自然也就踏上了慢慢熊途。
二是美國股市有做市商制度。如阿里巴巴指定巴克萊為其做市商,而巴克萊目前是紐約股票交易所最大的做市商和專業公司之一。加上阿里巴巴此次 IPO的承銷商是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瑞士信貸和德銀六大投行,幾乎囊括幾大金融巨頭。因此,一旦阿里巴巴的股票出現非正常下跌,這些機構都會充當穩定器的作用。而A股市場沒有做市商作用,也沒有任何機構來維護中石油A股股價的穩定。所以中石油A股上市后只能隨波逐流。
三是中石油A股股價下跌、其股票市值縮水,不會影響到其高管們的利益,與此相反,阿里巴巴的市值高低與公司高管們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阿里巴巴的高管們會進行有效的市值管理。
四是中石油作為傳統產業的典型,其發展已處于巔峰,未來的發展空間較為有限;相反,阿里巴巴作為新經濟的典型,其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目前中國電商的滲透率約為10%,美國為40%。也正因如此,作為中國電商龍頭企業的阿里巴巴,其未來的發展是值得期待的,這也決定了阿里巴巴的走勢不會重復中石油A股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