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
資源量可采資源量均居全國第一
四川省頁巖氣資源量占全國的20.5%,頁巖氣可采資源量占全國的17.7%,均居全國第一。頁巖氣
勘探開發關鍵核心技術水平、裝備制造、油田服務能力、體制機制創新程度、產量等均居全國前列。
加快推動川南頁巖氣勘探開發
加快推動川中、川西和川東北常規天然氣和川南頁巖氣勘探開發。規劃到2020年新增常規天然氣探明儲量6500億立方米,天然氣產量達450億立方米,其中頁巖氣100億立方米
“比預定目標翻了一倍,我們現在正在加緊做計劃。”3 月24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頁巖氣勘探開發部副主任劉旭寧向記者透露,按照該公司原來的計劃,到2020年頁巖氣產能實現50億立方米,但去年底目標提高到100億立方米,“壓力主要來自成本的控制,但我們有信心”。
頁巖氣是非常規天然氣的一種。如果把巖石比作肌肉,天然氣就是肌肉中的血管,開發常規的天然氣是在靜脈中采血,而開發頁巖氣就如同直接從毛細血管中采血。“開采難度可想而知。”西南石油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王興志介紹,我國約有190萬億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儲量豐富。其中,頁巖氣達100萬億立方米,可采儲量26萬億立方米,與美國相當。但美國經過30多年的積累,已成熟掌握水力分段
壓裂法等技術開采頁巖氣,該技術是頁巖氣增產的關鍵技術。
10年前,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在四川率先啟動國內頁巖氣勘探開發。“當時核心關鍵技術處于保密狀態,沒有大型水力
分段壓裂的技術和經驗。”劉旭寧說,不僅如此,我國地質條件的特殊性、復雜性,在很多情況下不能完全照搬美國頁巖氣的開發技術,需要結合自身特點進行自主創新攻關。
一邊摸索一邊開發。10年間,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探索出一套頁巖氣規模效益開發方法,包括頁巖氣綜合地質評價技術、
水平井體積壓裂技術、水平井組工廠化作業技術、地面采輸技術等,積累了地質工程一體化、高產井培育等頁巖氣規模效益開發先進經驗。現已初步建成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等,培育了一批高產井。威遠地區新開發的5口井,單井平均測試日產量比以前的井提高1.68倍。“四川在頁巖氣發展方面的經驗,必將為全國的頁巖氣開采‘開路’。”王興志說。
“頁巖氣開采是一個高投入的資本密集型產業,更大的考驗在于對成本的控制。”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能源戰略問題專家
夏義善說,頁巖氣開發的關鍵在于大規模效益化開發。為降低成本,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向管理要效益,采用“工廠化”作業平臺的開發模式,鉆井周期從150天減少到70天,水平井單井成本從1 億元下降到5000 萬元左右。
“這為大規模開發奠定了基礎。”劉旭寧說,去年,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生產頁巖氣超23億立方米,日產氣量達700萬立方米。盡管受到
油價、天然氣價格下跌的沖擊,但公司頁巖氣整體開發依然保持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