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地區局勢動蕩及日本地震影響,國際原油價格近期大幅震蕩,一時間“高油價時代來臨”再次甚囂塵上,進而引發投資者對正背負著通貨膨脹巨大壓力而艱難復蘇的世界經濟產生擔憂。
有意思的是,資本市場對此解讀也出現了很大分歧,主要存在兩種觀點:一是中國經濟發展對原油新增產能的消耗占有主要部分,美國經濟復蘇動力明顯對原油需求增加,這些無疑使得油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走高,油價已經歷史性地上了一個臺階,今后油價可能很難再回落。二是中東局勢動蕩,影響短期原油供應,油價短期波動劇烈,一旦中東局勢平穩,油價會回落至合理水平,高油價不會維持太久。
大成基金投研人士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國際油價上漲正逐漸傳導到國內。國際油價的升幅及與上次成品油價格調整間隔時間都已滿足成品油價格上調的條件,并進而導致通脹壓力加劇。
南方基金的一位基金經理則認為,油價上漲目前對A股市場的影響更多是在投資者心理層面。事實上,油價上漲真正影響到國內物價水平,需要經歷較長的產業鏈傳導;原油價格過高時,政府極可能會對成品油價格再次進行管制;部分OPEC國家的石油閑置產能若重新啟用,將緩解供給上的緊缺。
那么,高油價究竟會不會形成呢?在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投研人士看來,油價的波動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供求關系,二是美元走勢的強與弱。
一方面是新興經濟體對石油需求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新增開采能力在近十年來基本沒有跟進增量的速度,這是石油價格長期處于上升通道的根本原因。而OPEC 組織內部也希望如此,因為畢竟原油價格的上漲對其國家財富的提升有著積極而重大意義。特別是俄羅斯,雖然不是OPEC 組織成員國,但通過其經濟周期表現看, 國家發展跟著油價周期性的波動有著極強的相關性,也是高油價的受益國。因此,高油價的確對于限制新興國家經濟過快發展有著一定的作用。而高油價的存在有著其內在本質的必然性。美元作為石油價格的標價貨幣,的確是美國稱霸世界的一大殺手锏。石油的價格也是其控制其他國家的一個重要工具。
種種跡象顯示,高油價真的已經來臨了,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不是期望油價的回落,而是怎樣應對高油價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