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體制方面的障礙,又有國內物流發展相對滯后的原因
近年來,物價持續上漲,通脹預期加重,物流環節繁復、物流成本較高是其誘因之一。在當前背景下,現代物流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對有效管理通脹預期、保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為全面掌握我國物流發展水平和物流成本現狀,2010年4月~2010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開展了全國重點企業物流統計調查。本次調查范圍涵蓋物流業、生產制造業、批發零售業,共調查1185家企業,收到有效報表1114家,有效問卷回收率達到94%。
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產品應用范圍廣,產業關聯度高,經濟總量大,對促進相關產業升級和拉動經濟增長作用突出。目前我國有化工企業10萬多家,生產化工產品超過5萬種,化肥、農藥、成品油、乙烯、合成樹脂等主要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在這次調查中,化工行業是一個重點,調查企業共有41家。
從調查統計匯總結果來看,近年來我國化工物流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2009年,我國化工行業高增長態勢沒有改變。當年,全行業增加值增長15.9%,增勢突出。外貿發展迅速,僅有機化工產品進口量,比上年增長就達50.3%,其中乙烯和甲醇進口量與上年相比分別增長35.1%和268.8%,合成樹脂進口量與上年相比增長25%,其中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的進口量與上年相比分別增長64.8%、51.8%和73.5%。
受能源供應緊張、價格上漲等因素刺激,煤化工以及生物燃料產業快速發展,液體化工產品、液體燃料總產能高達數千萬噸。化工行業高增長態勢為化工物流業拓展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據粗略估計,僅進口這一項,就涉及海運、碼頭、鐵路、倉儲、管道輸送、報關等物流環節,由此產生的物流費用多達數千億元。2009年3月、5月,國務院相繼出臺的物流業和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又為化工物流業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歷史機遇。
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核算,2009年我國化工行業物流總額達3.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8.9%,高出同期工業品物流總額0.6個百分點。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化工物流業作為我國化工行業的擴張和延伸,已成長為我國獨具特色的最專業的物流行業之一,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雖然我國化工行業物流需求一直保持快速增長,但物流效率較低,成本偏高,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全國重點企業物流統計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化工行業物流費用率為12.3%,在工業物流領域處于較高水平,高出工業行業整體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高出制造業1.5個百分點。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更大。例如,當年日本制造業物流費用率僅為4.6%,我國化工行業物流費用率為其2.7倍。
從物流費用結構來看,運輸費用一項獨大,占67.1%。其次為管理費用,占15.5%,其他各項費用支出較小,多在5%以內。例如,利息支出占4.9%,倉儲費用占3.5%,包裝費用占2%,流通加工費用占0.2%,配送費用占5.5%。
從發展趨勢來看,近年來,我國化工行業物流費用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呈現穩中略升。2009年,我國化工行業物流費用率為12.3%,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從結構上看,運輸費用、包裝費用微降,在總費用中的比重分別下降1.1個百分點和0.2個百分點,其余各項費用有所上升。例如,管理費用占15.5%,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利息支出占4.9%,提高0.6個百分點,倉儲費用占3.5%,提高0.4個百分點,配送費用占5.5%,提高0.1個百分點,流通加工費用占0.2%,提高0.1個百分點。
化工物流成本高在何處
一高:各項雜費多。
化工產品多為危險品,經營門檻高,相關法律、法規監管措施嚴格,投資經營成本高。據企業反映,在具體的運營中,化工產品尤其是危險品運輸企業,不但要為辦理通行證(有的城市要辦兩個通行證)、年票、GPS系統等支付費用,還要每年繳納城市建設費、保險費、附加費等費用。
二高:重復納稅多。
物流本是完整的綜合性服務鏈,但從稅負方面看,卻將其按段分割。企業反映,物流公司需要給客戶開幾張不同的發票,運輸項目采用一個稅率,倉儲項目采用另一個稅率,貨代還需采用一個稅率,幾段累加使總稅率偏高。
三高:運輸成本高。
化工產品不同于一般的物品,從形態上說,除了少數是氣態外,大部分都是液態和固態,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蝕性等特性,對運輸多有特別要求。比如一些危險易爆品的運輸,經營者需要對車輛進行GPS全程定位跟蹤。
從運輸距離上說,化工產品一般是從沿海生產地通過鐵路、公路、水路,運往華東、華南、華北等主要消費地,還有一些產品通過外貿形式輸往海外,距離較遠,并且在途運輸具有較大不可控性,影響運輸安全的因素比較多,涉及司機、車輛、貨物、制度、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化工物流這種專業性特點,使得運輸費用一直居高不下。
化工物流成本為何居高不下
化工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既有體制方面的障礙,又有國內物流發展相對滯后的原因。
從體制上說,物流業存在多頭管理、缺乏協同合作等問題,不僅客觀上制約了物流效率的提高,而且增加了許多不合理的費用支出。以國內危險品安全管理為例,目前是由安監、消防、公安、質檢、環保、交通、衛生、工商等多個行政部門共同執行,層次繁多、程序復雜,有時存在政府部門之間的要求相互矛盾的情況。
從物流發展水平來看,現階段我國全社會物流運行效率仍然偏低,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例高出發達國家1倍左右。從化工行業物流自身來看,大而全、小而全的化工企業自營物流模式還相當普遍,要實現物流業務的剝離和社會化還存在許多困難。高資質的大型物流服務商太少,向化工企業提供專業化第三方物流服務的能力有限。生產服務型綜合化工物流園區建設尚在摸索之中,地方封鎖和行業壟斷對資源整合和一體化運作還有障礙,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多式聯運發展落后,存在“瓶頸”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