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
油價下行、糧價飛漲之時,一些國家利用玉米、大豆、甘蔗等農產品提煉生物燃料被批評為%26ldquo;與人爭糧,與糧爭地%26rdquo;,而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拉美國家正在依靠自身優勢,研究開發多種基于新型原材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
第二代生物燃料是指以非糧食作物為原料生產出的生物燃料,它不會耗費農業資源,影響糧食生產,反而能拓寬能源資源種類,降低生物燃料生產成本,緩解能源壓力,為全球生物燃料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在第二代生物燃料方面處于領頭羊地位的依然是甘蔗乙醇大國巴西,現在這個國家正在開發含糖木薯產乙醇。巴西此前一直利用木薯生產乙醇,但需要將木薯所含淀粉經水解轉化為糖,從而提煉乙醇,技術要求和成本較高。巴西農牧業研究公司通過轉基因技術開發出一種根部含糖而不是淀粉的木薯,省卻了復雜的水解步驟,提煉乙醇所需成本比一般木薯減少25%。目前巴西已建造了3個試驗性木薯乙醇燃料廠,并期望2010年含糖木薯產乙醇能正式投放市場。
巴西也把目光投向了亞馬孫雨林,尋求利用雨林植物資源提煉生物柴油。巴西農牧業研究公司今年上半年啟動了一項%26ldquo;能源性農業生產發展%26rdquo;計劃,將對亞馬孫熱帶雨林植物進行辨別篩選,確定油料作物種類,以增加生物柴油原料種類,提高植物燃料產量,同時也為當地農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巴西石油公司則開始研究從秸稈、稻殼和甘蔗渣等農業廢棄物及林木采運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林業廢棄物中提煉乙醇。目前巴西石油公司在里約熱內盧州已擁有一個專門試驗基地,該公司傾向優先重點研發從甘蔗渣中提取植物纖維素乙醇的技術。據估算,利用這種技術,在甘蔗種植面積不變的前提下,巴西乙醇產量可提高60%左右。巴西石油公司已計劃于2011年修建巴西首座植物纖維素乙醇工廠,2015年啟動植物纖維素乙醇商業化生產。
哥倫比亞盛產棕櫚樹,4年前就開始從棕櫚油中提煉生物柴油,現已有3個生物柴油廠投產,原材料主要是棕櫚油和大豆。哥倫比亞科學家還發現一種海藻提取物含有與棕櫚油類似的成分,可用于提煉生物柴油與普通柴油混合使用。目前,哥倫比亞石油署專家正在東北部桑坦德省進行試驗研究,希望能于明年正式生產%26ldquo;海藻柴油%26rdquo;。此外,哥倫比亞也在研究使用蓖麻、松子、葵花子、甘薯粉、甜菜、香蕉、鱷梨和咖啡豆殘渣等作為生物柴油的原材料。
農業大國墨西哥可用于提煉生物燃料的原料極其多樣。墨西哥國會近日通過一項生物燃料促進法修訂案,規定生物燃料原料種類從玉米和甘蔗拓寬到農漁牧林任何行業產生的有機材料以及工業廢料等。
在能源相對匱乏的加勒比島國多米尼加,人們則在進行用松子提煉生物柴油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