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巖油氣藏認識歷程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9-22 來源:《天然氣工業》 關注度:0]
摘要: (1)早期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前)。
在早期階段,大多數火山巖油氣田都是在勘探淺層其他油藏時偶然發現的。當時,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火山巖含油氣只是一個偶然現象,或是一種特殊情況,不會有什么經濟價值。因此未進行系統研究。例如...
(1)早期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前)。
在早期階段,大多數
火山巖油氣田都是在勘探淺層其他油藏時偶然發現的。當時,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火山巖含油氣只是一個偶然現象,或是一種特殊情況,不會有什么經濟價值。因此未進行系統研究。例如,早在1925年美國就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蛇紋巖油田??利頓泉油田,但有人仍持否定態度。顯然,由于認識上的偏見給尋找這類油氣田帶來了很大障礙。
。2)第二階段(20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
1953年,委內瑞拉成功地發現了拉帕斯油田,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有目的勘探并獲得成功的火山巖油田。這一油田的發現標志著對火山巖油藏的認識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開始認識到這類巖石中聚集石油和天然氣并非異,F象,從而引起一定的重視,但對火山巖
油氣藏的開發尚未進行深入研究。
(3)第三階段(20世紀70年代以來)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一些火山巖油氣田的不斷發現,開始對這類油氣田的地質開發特征進行較細致的研究。相對來講,美國、前蘇聯、日本等國研究較多。主要工作有:進行大量的地面露頭觀察;建立評價
儲層地方法;開展室內研究,進行儲層物性研究;對開發特征做初步研究,例如巖石類型的劃分、儲層的分帶型、儲集空間的孔隙結構特征、油氣水的某些特點等,都做過不同程度的探討。但這些研究及分析工作缺乏系統性,比較粗淺,很多方面仍處在摸索階段。總的來說,已認識到這類油田的儲層結構與開發特點不同于砂礫巖及碳酸鹽巖油氣藏,所以在編制開發設計等方面也有較大的差別。目前尚未形成系統成熟的火山巖油氣藏研究、開發規律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