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31日,世界石油大會中國油氣論壇——2009石油
鉆井工程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在同時舉辦的石油鉆井技術與裝備展覽會上,中國石油鉆井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集中亮相。世界石油大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任、原石油工業部部長王濤指出,我國鉆井裝備研發與制造總體上已經全面實現國產化。
這次會議由世界石油大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國家科技部社會發展司和中國石油學會聯合主辦,展覽會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管理部、中國
石油技術開發公司承辦,國家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曹健林,中國石油集團副總經理曾玉康,中國石油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總地質師王道富,以及來自殼牌、
斯倫貝謝、
哈里伯頓等世界著名石油公司的專家,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化集團和石油高等院校及鉆井院所的專家代表300多人參加了這次論壇。
鉆井的投資占整個
石油勘探開發投資的50%以上,是影響油氣
勘探開發整體效益的關鍵因素。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石油鉆井大國。
王濤介紹,近年來,通過新技術攻關和成熟技術集成應用,中國鉆井提速提效技術發展迅速,帶動中國鉆井整體速度不斷提高。特別是2007年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2萬米大型成套鉆機及其配套裝備,我國已具備萬米超深井鉆井能力。
王濤指出,中國石油工業要保持油氣生產的持續穩定增長,必須向陸地深層和海洋進軍,向復雜地層和低豐度、
低滲透率油氣層要產量要效益,而鉆井是成敗的關鍵。這就要求鉆井工程通過技術攻關,優化鉆井設計,采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方法,加快鉆井速度,縮短建井周期,降低成本,不斷擴大油氣資源可利用范圍。
曹健林指出,我國一直高度重視石油鉆井工程技術,尤其是鉆井前沿高技術裝備研發,積極支持以石油企業牽頭、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今后,國家科技部將一如既往,進一步加強先進鉆井技術與裝備研發,以盡快使我國的鉆井工程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曾玉康在展覽會開幕式上說,中國是世界制造大國,石油鉆井專用裝備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中國石油寶雞
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石油機械廠等河北華北石油榮盛機械制造公司等企業,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鉆機、頂部驅動裝置和
防噴器等產品的供應商。石油鉆井裝備、工具與儀器的快速發展,不但提高了中國的鉆井業務能力和水平,而且提高了勘探與開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