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十三五”難破800億方
記者:您怎么看中國天然氣發展的趨勢?
童曉光:我認為在相當長時間內天然氣還將會是以國內生產為主。要提高天然氣產量,一方面要靠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主要動力是開采技術的提高,可以比較多的開發
致密氣、頁巖氣和
煤層氣;另一方面還是要繼續開發常規氣,特別是海上天然氣。我和其他一些地質學家都認為南海蘊藏的主要是天然氣,而不是石油。
和石油一樣,天然氣也肯定要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現在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是24%,我估計2030年左右可能中國有一半天然氣需要進口。但天然氣進口的問題比石油進口復雜。原因是
油價已經同國際接軌了,而現在進口天然氣氣價問題比較突出,可能會對未來發展造成很大影響。
記者:您如何看國內三種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
童曉光:我認為三種非常規天然氣里面,開發致密氣是最現實的,從技術上講是沒有問題的。實際上
長慶油田現在天然氣中70%到80%就是致密氣,四川須家河地層也主要是致密氣。
由于一個儲氣地層上滲透率并不均勻,高的地方我們稱作是“甜點”,但是只開“甜點”并不夠,還要開發滲透率低的地方,這就需要
壓裂,但是開采成本也就上去了,這需要引起國家的重視。
對比美國來看,美國非常規氣產量有3000億方左右,煤層氣有500多億立方米,現在產量已經不上去了,2000多億立方米是致密氣,1300多億立方米是頁巖氣。致密氣占最大,但是頁巖氣可能要超過去。
中國目前定的煤層氣目標很高,但要實現難度也很大。因為煤層氣開發很早,從90年代開始做,還放在
十一五專項規劃,這么多年并沒有出現大的突破,到去年只有十幾億立方,可以說效果不是很理想。
去年年初工程院幾位院士就寫信給中央,建議加快發展非常規氣,但是我們也很謹慎的把頁巖氣和致密氣放在一起,因為致密氣比較有把握,頁巖氣并不是很有把握。后來中央領導也很關心這件事,多位領導都做了批示。
國家能源局也曾經找我們幾位院士討論頁巖氣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末頁巖氣產量要達到65億立方米,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但要提出到2020年達到800億立方米或者更高,我們幾位院士是反對的。
水資源或為頁巖氣開發瓶頸
記者:對中國頁巖氣的儲量,現在也有不同的看法。
童曉光:從資源評估的角度看,美國對頁巖氣儲量評估非常精細和嚴格,通常是把一個目標地塊劃分成方格,每個一平方英里,根據經驗在方格里確定
水平井的數量,然后根據實驗井的生產曲線做出一個數學模型,得出一個方格的估計儲量后推算整個區塊的儲量估計。可以說這種方法的誤差是很小的。
我們到現在都沒打幾口井,儲量還只是一個地質學的估計。要真正到生產中,我們需要知道工業可采儲量到底有多少。籠統的說一個資源量,可以說只是給人們一個信心。
記者:現在業內提到頁巖氣,都會以美國為例子。中美的自然條件相同嗎?
童曉光:中國開發頁巖氣面臨的地質條件和地面條件都和美國不一樣,技術也很難移植過來。美國大多是海相地層,而中國地質條件最穩定,最接近美國情況的地方就是四川盆地,但缺陷是埋藏比美國深,開采成本高。而且從地表條件來看,中國的情況也沒美國好。美國大部分頁巖氣產區都是平原,鉆機很容易搬遷,而我們都是山區和丘陵地帶。此外,工業化開發頁巖氣需要大量的壓裂機,大批壓裂設備要運進山區去還需要修路,運輸成本就比美國的大。最關鍵一點是中國山區里面水資源缺乏,現在采用的
水力壓裂技術,需要大量水資源。
這些情況都需要我們研究適合中國地質特點的頁巖氣開采技術,而這需要一個過程。美國作了那么長時間,現在也只有1300多億立方的產量,要求中國很短時間內大規模開發頁巖氣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