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管道境內段首條控制性隧道貫通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2-05-24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關注度:0]
摘要:
5月17日,中緬油氣管道埂地隧道進入二次襯砌階段,施工完成后,將正式交付管道安裝。埂地隧道由此成為中緬油氣管道境內段17座控制性隧道中首座貫通的隧道。
中緬油氣管道是我國繼中哈原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
5月17日,中緬油氣管道埂地隧道進入二次襯砌階段,施工完成后,將正式交付管道安裝。埂地隧道由此成為中緬油氣管道境內段17座控制性隧道中首座貫通的隧道。
中緬油氣管道是我國繼中哈
原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進口管道,境內段全長1726千米,共穿越大小隧道64座,總長度約73千米,其中控制性隧道17座,最長的隧道達2504米。隧道群從西到東橫貫素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的云貴高原。云貴高原是我國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尤其是滇西橫斷山區的高山、大川、斷層和溶洞等特殊地質形態,為全國罕見,給技術管理和施工作業帶來極大風險,是我國管道建設史上地形最復雜、難度最大和隧道最多的工程。
首條貫通的埂地隧道全長1473.32米,位于貴州省喀斯特巖溶地貌區域,穿越巖溶、暗河、瓦斯和斷層,施工期間共出現大小溶洞16個,最大的溶洞寬度達到120米。此外,由于地處偏僻,施工用水、用電也成為隧道施工的老大難問題。
這一工程啟動以來,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與承擔建設任務的中鐵五局和中鐵二院聯合體團結協作,科學組織,及時協調解決工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始終將安全質量工作放在首位,嚴格進行風險評估,制定風險預案,用最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超前地質預報,多次組織隧道工程突水突泥和塌方等應急救援演練,確保施工安全。隧道開工以來,未發生一例安全和質量事故,確保隧道5月12日安全順利打通,比原計劃提前7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