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頁巖氣儲量給中國油氣界公司畫了個大餅,頁巖氣概念成了股票市場炙手可熱的“炒貨”。然而即將參加12月12日在海南三亞舉行的“2012年全國頁巖氣大會”的一位資深專家表示,中國頁巖氣真正的“黃金時代”尚未到來。
專家稱,中國目前在頁巖氣領域的單項技術積累雖不算少,卻十分缺乏具體經驗,而且因地制宜,也需要更多本土經驗。受中國國內油氣領域的國營壟斷體制限制,中國的油氣生產經驗和積累一直限于國企小圈子內,創新不足、競爭有限、不夠靈活,效率也低,即使放開民企進入,短時間內國內幾乎沒有民企能夠掌握復雜的油氣勘探和生產工藝,因此中國仍然需要用相當長時間來探索屬于中國自己的頁巖氣技術和經驗。
眾多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政府對于頁巖氣開發方面的政策力度仍顯不足,雖然中國已有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但是并沒有像美國一樣出臺專門針對頁巖氣勘探開發的補貼政策,而且中國土地都屬國有,頁巖氣開發必然會不同程度損害資源所在地居民的權益,如何賠償這些居民,需要有合理的標準。
由此可見,中國頁巖氣短期內不可能走上快速健康發展的道路,想要實現商業化尚待時日。第二輪頁巖氣招標結果目前還沒有公布,頁巖氣相關股票暫時“波靜瀾止”,但在結果公布之后的“狂歡”仍然可以預期,希望所有的參與者,包括頁巖氣相關公司、機構和散戶都多一份冷靜,因為股市的狂歡終有盡時,我們需要的還是腳踏實地,也唯有腳踏實地,才能把中國的頁巖氣事業真正做好,否則可能只是一個“頁巖氣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