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要聞:煉化一體模式面臨多重考驗:隨著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的快速發展,傳統煉化一體化模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石油資源的減少,在生產成本不斷抬高的同時,原油質量也越來越差,重質油、高硫油、稠油等難以煉制的原油比重正在增加。繼中東利用廉價乙烷/丙烷規模化生產乙烯/丙烯后,北美地區也在商業化開發的頁巖氣中,分離出大量天然氣凝析液。這種凝析液的主要成分為乙烷、丙烷和丁烷,經氧化脫氫后,即可獲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神華包頭60萬噸/年煤制烯烴一年多來的商業化運營結果表明:以目前的煤炭價格推算,其噸烯烴制造成本較石腦油路線低1500元左右,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液體石油產品明年起全部征收消費稅:稅總局近日再出新政,統一對液體石油產品征稅,新政規定,“納稅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產加工的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呈液態狀(瀝青除外)的產品,按規定征收消費稅。”該規定將于2013年1月1日開始執行。此前,納入國稅總局征稅范圍的液體產品有汽柴油、石腦油、燃料油、溶劑油和潤滑油,其中汽柴油、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為每升1.0元;柴油、燃料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為每升0.8元;航空煤油暫緩征收。而調整后政策,將MTBE、芳烴、混芳等用于調油和化工原料的產品亦納入征收范圍,且亦按照1元/升來征收。
點評:液體石油產品征收消費稅首先直接降低調和油企業的盈利水平和市場規模,對MTBT等產品的盈利水平帶來負面影響。
世界能源格局正發生變化: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師比羅特11月14日在維也納指出,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比如美國就正在向著世界最大能源生產國的方向轉變。
在世界各國對原油和天然氣的進口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同時,世界最大能源消費國美國卻正在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美國的原油進口量將迅速減少,而且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天然氣出口國。根據比羅特的預測,未來20年內,美國的原油進口量將由目前的日均1000萬桶降至400萬桶。減少部分的55%由國內增產的原油抵消,其余45%得益于能效的提高。而且隨著原油進口量的大幅度下降,美國對中東地區原油的依賴程度將會迅速降低。
沙特宣布2015年原油增產一成: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近日宣布,到2015年沙特原油日產量將由目前的1130萬桶提高至1250 萬桶,增加約10%。沙特阿美當天在會上表示,2011年該公司集中力量發展被稱為世界第五大海上油田的穆尼法海上油田。該油田將于2014年正式投產, 預計日產重質原油90萬桶并伴產天然氣255萬立方米,另外還有約6.5萬桶凝析油。
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明年將達60%: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助理高世憲表示,預計明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60%左右。鐘山還指出,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正成為全球能源消費與貿易新的增長點,而北美、歐洲等國家傳統能源消費將漸呈下降趨勢。
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310元和300元: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出通知,決定自11月16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10元和30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3元和0.26元。
江山股份2.1億元收購泰國農化企業:南通江山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擬出資不超過2.1億元收購泰國LADDA集團90%的股權,并在股權交割后擇機向LADDA集團增加運營資本2450萬元,增資后公司股比升至91%,總投資額不超過2.345億元。
史丹利榮獲全國石化科技進步一等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化工研究院、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申報的“尿基復混肥塔式造粒技術產業化及推廣應用”項目,榮獲2012年度全國石油和化工科技進步一等獎。
染料行業將力促下游環保升級:11月19日,環境保護部公布了新的《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將于2013年1月1日開始執行。與現在實行的1992年頒布的標準相比,新標準中各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均明顯下調,并增加了總氮、總磷、可吸附有機鹵素(AOX)等指標。2013年以后新建企業則須執行現有企業2015年之后的標準。對于生態脆弱地區,指標限制則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