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新聞:近日,中石油在官網上發布消息稱,將有近萬座加油站試水承包經營,約占公司現有1.9萬座加油站的一半。有分析認為,在民營資本處于弱勢的情況下,中石油進行加油站承包經營改革不得不讓人質疑這或是一場鴻門宴。
民營加油站被收回已有先例
像中石油這樣的壟斷企業相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尋求合作更像是一種恩賜,因此這樣的合作在很多方面不見得會體現公平公正,甚至最后民資還可能會被央企“吃掉”。
重慶民營加油站被無償收回已有先例。重慶涪陵區政府今年7月出臺文件,明確規定“加油加氣站有效期為30年,經營期滿政府無償收回”,當地民營加油站不得不與中石油、中石化簽署一份“沒有任何協商、解釋權歸兩大石油公司”的供油協議。
而此次中石油改革,根據指導意見,今后中石油符合條件的小加油站,將由各地區公司從內部或外部公開、擇優選聘承包經營 者。如果民間業者承包經營之后,業績變好,再次發生經營權被無償收回的事情,經營者辛苦經營了多年的產業,一夕被全部拿走,作為經營者能甘心嗎?
盡管在國家民資新“36條”細則出臺的大背景下,身為壟斷企業的超級國企對民間資本拋出橄欖枝這一做法值得鼓勵,但實際情況是,民營資本和國企合作的風險未曾降低,他們對中石油近半加油站將實行承包制普遍抱有疑慮,害怕自己投資人力、物力之后打了水漂。
(藤迅)
僅是為了“激活黃金終端”
近年來,由于煉油不如賣油賺錢,國內成品油市場的競爭逐漸轉移到零售板塊上來,尤其是主營方面在不斷加大零售加油站的競爭力。
業內共識,中石油是資源型油企,而中石化是化工型油企。這也意味著前者更偏向于上游勘探及開采業務,而后者則更多地專注于中游的油品銷售和下游化工產品。在當前煉油業務均虧損的情況下,盈利良好的銷售業務自然就成了油企爭奪的焦點。
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際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不旺等因素影響,中石油前3季度銷售板塊共實現經營利潤117.9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6%,銷售業務不如中石化。
據統計,2011年,中石油加油站個數19362座,中石化30121座,中石化是中石油的1.6倍。從全國加油站來看,中石化和中石油加油站總數占比達54.4%。中石化不僅擁有中國最大的加油站體系,還是國內成品油批發市場供應主力。
加油站是油品銷售的終端,目前中石化加油站占據的位置要比中石油好,規模也比中石油大,面臨的問題也比中石油少。正因為處于競爭中的不利位置,中石油才會采取將有近萬座加油站試水承包經營的改革,適度給予承包者用人選擇權、薪酬分配權和費用支配權等,試圖“激活黃金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