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部門已牽頭起草取消重點合同推進電煤價格并軌的方案,鼓勵煤電簽訂中長期合同。
“由于實際上網電價只有0.446元/千瓦時,截至10月底黃臺電廠仍虧損6000萬元。”華能濟南黃臺電廠廠長王喜春近日說,按目前煤價水平,電廠上網電價至少上調2分/千瓦時,黃臺電廠才能保證不虧損。
位于濟南市東郊的黃臺電廠,是隸屬華能集團的一家火力發電廠。由于煤電價格聯動滯后,這家1958年建廠的火電廠已連續多年處于虧損狀態。好在眼下正值北方供暖季節,這對擔負著濟南城區1/3供暖任務的黃臺電廠來說,有望在今年年底實現盈利。
而讓火電廠得以盈利的另一因素,則是今年以來煤炭價格不斷下跌。目前,煤炭已由產能過剩轉變為產量過剩,全社會煤炭庫存大增。近十年來,中國煤炭產量年均增加近2億噸,2011年達到35.2億噸。
由于煤價不斷下跌,許多煤炭生產企業陷入經營困境。今年前8個月,中煤協會統計直報的90家大型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4.5%,其中16家出現虧損,虧損面17.8%。10月份,原煤產量連續第三個月出現負增長。
但山東省煤炭運銷協會顧問李繼會認為,只要80%的煤礦仍保持盈利,煤價就是合理的。“市場經濟就是要優勝劣汰。而目前,煤炭行業仍有大量落后產能,一些小煤窯安全水平低、生產效率低的現象令人擔憂。”
價格低迷為煤炭價格市場化改革提供了可能性。據悉,國家相關部門已牽頭起草關于取消重點合同推進電煤價格并軌的方案,鼓勵煤電雙方簽訂以三五年為期的中長期供貨合同,以相對穩定供貨關系。如果得以實施,中國將結束重點合同煤與市場煤并存的歷史。(編注:中國經營報報道稱,國家發改委已將相關文件上報給國務院,該方案有望12月出臺;有消息稱,電煤價格并軌方案出臺后,最快將在明年實行。
“果如此,當是好事。但關鍵是煤電雙方如何簽訂定量與定價的購銷合同。”王喜春說,預計12月初開始,各煤礦將與電廠等用戶展開新一年煤炭供銷談判,煤電新一輪博弈又將上演。
對于有望出臺的電煤價格并軌問題,李繼會認為,即使實現電煤價格并軌,也不能真的解決煤炭與電力之間的矛盾。由于政府對資源價格實行嚴格管制,市場煤與計劃電的矛盾長期困擾發電企業,繼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才是治本之策。近年來,來自五大發電企業要求放開電價的呼聲日趨高漲,在當前改革不到位的前提下,繼續推進煤電價格聯動則成為電廠最急切的期盼。
盡管近年來煤電聯動相對遲滯,但李繼會認為,煤價越是放開,煤電聯動越有必要,而且要實現“雙向”聯動,一味“單向”上調電價或成歷史。未來三年內,由于運輸條件的改善,煤炭供大于求的可能性在加大,這會導致煤炭價格繼續下降。而當煤價下降到一定程度,也該要求電價作出適當下調。
業內認為,廠網分開后電廠的新生,將更加寄望于煤電價格機制的理順,在煤炭價格進一步放開后,電價改革或將被推至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