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12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變得更綠了中國
這個地球上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環境正得到改善,變得越來越舒適
過去5年,中國領導人將工作重點放在發展清潔能源技術上。不過大部分工作是為滿足西方消費者的需求,而沒有真正減少中國的碳足跡。
幸運的是,中國正在采取措施發展綠色經濟。這將對中國經濟、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技術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不僅想成為清潔能源技術中心,如果有可能的話,中國更想成為創新者。
以“石油之城”大慶為例,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人們直接在濕地上鋪路好讓石油工人更快地開車到油田。后來,人們架設起橋梁(供行車使用),現在鳥兒重回大慶,綠樹繁茂生長。目前共有76種鳥類生活在大慶的濕地上,包括5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制定經濟政策時也更加考慮環保因素。上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新領導班子將環保納入國家整體發展規劃當中。
以黑龍江龍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為例,這是黑龍江省一項耗資20億元人民幣的研發項目。今年7月產業園宣布完工并投入運作,已收到來自外國企業制造電動巴士或者汽車零部件的訂單。
中國是世界領先的太陽能光伏板制造者。中國國家能源委員會9月發布報告稱,中國計劃到2015年將太陽能發電總功率提升至21吉瓦。
根據德意志銀行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2011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增量是巴西及印度總和的2.5倍。中國投資440億美元用于發展可再生能源,這個數字占全球的30%,而巴西和印度分別僅占5%和7%。
中國有望安裝總功率達34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站,以減少碳排放。未來中國在大力投資清潔能源技術的同時,還將力推本土消費。比起吸引歐洲或美國買家,中國將更注重利用清潔能源技術服務本國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