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及伊拉克原油供應大幅增長、歐洲經濟持續低迷及中東地區局勢動蕩等因素的繼續存在,使得國際原油列車行駛在下行通道上的可能性大幅上升,預計布倫特原油將在95美元/桶到120美元/桶之間震蕩下行,均價在110美元/桶左右。
近來,受頁巖油氣開發等技術因素推動,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上升到幾十年來的高點,預計到2017年,美國將超越沙特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到 2030年,北美將成為石油凈出口地區。美國能源的自給率不斷提高,將直接影響全球能源供需關系轉變并導致價格的向下調整。而且,雖然當油價降低到一定程度,石油公司將會調整產量以保證利潤,但伊拉克等國石油產業的重塑則使這一石油供應缺口得以彌補。
在全球石油產量繼續增加的同時,需求卻難以得到快速改善。除了風能和太陽能的廣泛利用外,全球經濟尤其是歐洲經濟的持續疲軟是國際油價的下行力量。2013 年全球經濟預期增長在3.4%左右,其中歐元區經濟將收縮0.3%,歐債危機仍是最大威脅,而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繼續穩定增長,但增速放緩。雖然可以預計到2013年多國央行將采取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但這些政策依然存在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也可能出現反復。
下行動力的勢頭見漲,讓多家機構紛紛將2013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估下調至110美元/桶,最低甚至有可能達到95美元/桶,而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在2013年的向下支撐點為85美元/桶和77美元/桶,一旦這兩個支撐點位被擊穿,下行空間就會被進一步撕開。
當然,不容忽視的是地緣政治因素將給原油市場增添變數。2012年以來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和土耳其邊境沖突以及以色列和哈馬斯暴力沖突等地緣壓力,一度將油價推到年內最高點,從目前來看,中東局勢無論在哪個方面都未發生根本改變,2013年將繼續在相當程度上左右原油市場行情。
未來一年,一旦中東局勢緊張,而上述兩個下行動力減弱,美國原油期貨預計最高將達到90美元/桶以及100美元/桶,而布倫特原油的上行阻力點則是120美元/桶。總體而言,2013年國際原油列車將繼續行駛在震蕩下行的通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