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氣象局昨日發布首個霾橙色預警,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也宣布,今明兩日空氣質量也難有很大變化,直至15日晚間一場冷空氣過后,16日空氣質量才會得到改善。為應對污染天氣,北京13個部門宣布啟動空氣質量應急預案,具體包括停駛三成公車、中小學及幼兒園減少或停止體育課、施工單位控制揚塵停止土石方作業等等。
“從12日中午到13日早上,北京不少站點的PM2.5濃度在每立方米到了700微克,基本上所有監測子站PM2.5濃度都在250微克以上,城市空氣質量依然為嚴重污染。”昨日16時,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李云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比16時更早的9時,除定陵、八達嶺、密云水庫外,其余區域空氣質量指數AQI全部達到極值500,六級嚴重污染中的“最高級”。
面對持久不散的霧霾天氣,北京市13個政府職能部門及各區縣政府昨日倡議共同落實《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保障方案有效實施,北京市成立了市級重污染日應急工作協調機構,設在市環保局,負責發布重污染日空氣質量,提醒公眾采取健康防護措施,倡導減排,同時指揮、協調應急方案的措施落實。13個政府部門及各區縣政府按照各自職責,制定實施重污染日應急措施的實施方案。
其中,北京市教委負責在重污染日時組織中小學及幼兒園減少或停止體育課、課間操及戶外活動等;北京市經信委協調落實工業企業污染減排措施;北京市住建委負責督促施工單位控制揚塵乃至責令停止土石方作業;北京市交管局負責組織實施極重污染日公務車帶頭停駛等。
據介紹,《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確定了分級、分區實施原則。遇重污染日時根據區域空氣質量預報分區應對,實施對應的應急方案:一是及時提醒公眾做好防護,注意關注空氣質量信息,安排出行;二是根據空氣質量預報,采取建議性減排措施,呼吁公眾共同減排,全民參與;三是出現嚴重或極重污染日時,各成員單位啟動應急方案中的強制性減排措施,加強監管執法,監督企業等污染排放單位落實減排。
盡管13個部門已經啟動應急預案,李云婷還是提醒在此期間內居民盡量減少外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