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油氣儲運專標委在廣州組織召開了《鋼質管道管體腐蝕損傷評價方法》等六項行業標準的審查會。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石油等相關單位的專家和代表共55人參加了會議。
六個專家組按照GB/T1.1、GB/T1.2的要求對六項標準從標準技術先進性、內容完整性、可操作性,與相關標準的協調性以及編寫規范性等方面進行了逐條逐段、認真細致的審查。
《鋼質管道管體腐蝕損傷評價方法》修訂SY/T 6151-1995,主要是采用了Rstreng方法替代原標準中ASME B31G-1991的方法,基于損傷尺寸和基于最大安全工作壓力來劃分腐蝕損傷的類別,為制定修復計劃提供依據。原標準中采用的計算方法過于保守,修訂之后的計算方法更加準確,腐蝕損傷評定類別也更加符合管道實際情況,可操作性更好。
《埋地鋼質管道干線電法保護技術管理規定》修訂SY/T 5919-94,規范性引用文件全部更新,并結合國內管道管理和生產實際編寫而成;內容先進、完整、可操作性強,對埋地鋼質管道線路陰極保護管理具有規范和指導作用。
《在役油氣管道焊縫相控陣超聲波檢測技術規范》在本行業內首次規定了采用超聲相控陣及多探頭技術進行在役油氣管道對接接頭檢測的相應技術內容,就該檢測技術方法和缺欠評定兩方面內容作了詳細說明,可用于在役油氣管道對接接頭檢測的工程實踐,便于與國際在役油氣管道檢測標準接軌。
《輸油管道加熱設備技術管理規定》修訂SY/T 6382-1999。標準中增加了加熱設備與燃燒器的合理選型、余熱回收、燃燒自動控制模式;增加工業鍋爐的經濟運行分析依據;在技術指標方面引用了的最新技術標準,明確了加熱設備熱效率測試指標;增加了停爐保養章節等內容,保證了標準的先進性和適用性。
《油氣藏改建地下儲氣庫井下作業規范》首次針對油氣藏改建地下儲氣庫修井作業的編制了技術標準,規范了儲氣庫修井作業行為;總結和吸取了國內外儲氣庫注采井修井過程中的經驗,在提高我國儲氣庫注采井修井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規范和指導作用。
.jpg)
《輸油管道減阻劑減阻效果室內測試方法》修訂SY/T6578-2003,原標準僅通過測試壓降測試方法來評價減阻效果,本次修訂增加了通過測試增輸率測試方法來評價減阻效果。通過兩者的結合,可更加全面的反映減阻劑的性能;同時對測試設備和材料、測試準備、測試內容、測試步驟進行了全面的修改,可指導工業化生產。對穩定生產、提高產品質量提供堅實的基礎。
經過專家組認真細致的審查,代表們一致同意六項標準通過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