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丝丝不挂,公与淑婷厨房猛烈进出,我的小后妈韩剧在线看免费高清版,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導航:全球石油化工網 >> 資訊頻道 >> 技術裝備

石油呼喚:一個標準 全球通行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08-12-31 振威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石油與裝備》 總第32期 記者王云建      提到“標準”,國人很容易聯想起古代時秦國的“車同軌”之政。但比秦始皇更厲害的卻是歐洲人。因為現在世界通行的鐵路軌距??4.85英尺約1.435米,是由世界“鐵路之父”法國人斯蒂芬森創...
《石油與裝備》 總第32期     記者/王云建

  
  提到“標準”,國人很容易聯想起古代時秦國的“車同軌”之政。但比秦始皇更厲害的卻是歐洲人。因為現在世界通行的鐵路軌距??4.85英尺(約1.435米),是由世界“鐵路之父”法國人斯蒂芬森創造的。

  1825年,法國人斯蒂芬森設計制造了最原始的蒸汽機車“運動”號。有意思的是,該條鐵路的軌距源于2000多年前,戰車的兩匹馬臀部間的距離。可以說,兩匹馬統一、規范了世界的秩序。

  對標準規范的作用,中國石油機械專家陳如恒教授這樣解釋:“簡單地說,就是用最少的品種,滿足最廣泛的需要”。將目光投放到今天的石油工業,這句話通俗而不失深刻。在世界石油工業15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是門類、數量眾多的先進標準在規范其發展,推動其進步,促使其前行。我國在之前的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一直在向國際及國外先進標準看齊,如今,我國石油裝備標準化之路漸與國際接軌,越走越寬。
  
  先進標準  正通行全球

  關于先進標準,最熟悉的莫過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與著名的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英文簡稱)標準一樣,其它領域的先進標準已在全球通行,并成為國際標準。

  與ISO標準一樣,在石油裝備行業,目前IEC(國際電工委員會的英文簡稱)標準、CEN(歐洲標準委員會的英文簡稱)標準等國際標準,以及API(美國石油學會的英文簡稱)標準等國外先進標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成為進入全球市場的“通行證”。

  總部設在日內瓦,成立于1947年的ISO是非政府組織,目前擁有204個技術委員會和157個ISO成員組織,制定發布了成千上萬條標準。其中,ISO/TC 67制定有關石油設備的國際標準150多項,為推動石油設備生產和貿易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IEC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電工標準化機構,1906年成立于瑞士,現已制訂國際電工標準3000多個。CEN由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共同創建于1961年,也致力于區域石油裝備等標準的制定。

  在石油裝備標準化中,成立于1919年的API獨樹一幟。作為全球最早、最成功地制定石油工業標準的學會之一,API標準具有很高的國際影響和權威??其規范以先進性、通用性、安全性著稱。目前API制定有各類技術標準約500項,組織開展石油設備材料、油品和油井水泥等六類認證。通過這些認證,在國際市場銷售的石油設備產品,一般就代表有較好的銷路。比如近年來,我國生產的各種鉆機、抽油機等鉆采產品大多通過了API認證而大量出口海外。

  國際標準正成為一張全球通行證。這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不無關系。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加速一體化,世界變得更為平坦,世界石油工業已進入“無國界”發展時代。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我國石油裝備制造企業不滿足于在國內發展,而是積極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另一方面,作為石油裝備制造大國及出口大國,我國石油裝備市場國際化趨勢愈加明顯。這種形勢從主客觀上要求中國必須加快石油

  裝備標準國際化進程,與世界市場全面接軌。而世界石油工業也須統一標準,從技術規范層面上,解決各國間在石油裝備制造與貿易上的“隔膜”。這就為世界各國加強標準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能。

  全球組建標準“大家庭”

  “IPA數據顯示,采用統一標準能夠使項目資本投入節約5%,時間節約13%。在參考了多項標準后,挪威石油安全管理局將安全法規從幾年前的1200頁減少至400頁。”
 
  在日前閉幕的石油裝備標準化國際研討會上,OGP標準委員會主席、殼牌標準部經理NeilReeve發言時,歷數采用全球性的統一標準有種種好處。他指出,在全球化趨勢下,世界石油工業需要“一個標準,全球通行”。因此,“OGP堅定地支持關鍵標準的國際化。我們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世界各地采用全球性的統一標準。”

  成立于1974年的OGP(國際油氣生產者協會標準化委員會)國際性油氣組織,一直致力于促進油氣行業標準化,促進上游行業和國際監管者之間的有效溝通。現有成員58個(中海油為該協會正式成員),其成員總產量占全球石油產量的一半,天然氣產量的三分之一。

  ISO/TC 67制定的標準能成為全球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業的統一標準,OGP是有力的推手之一。該組織同樣對IEC標準為更多國家所采用,投入了極大地推介熱情。在OGP的支持下,1989年第一次ISO/TC 67標準會議在巴黎召開,標志著全球石油天然氣工業標準化新時代的開啟。由此開始,世界主要油氣國家在標準化方面進行了多次交流與合作。

  據了解,OGP組織過兩次全球標準峰會,API、ISO、CEN、EUROPIA、CRINE、NORSOK等機構均參與了全球標準化的交流。會議形成并通過一系列決議。近年來,OGP等國際標準組織與我國石油工業標準機構進行了多次交流合作。中國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現在的CPSC)于2005年正式加入OGP。去年11月,API在北京成立了辦事處。這些交流與合作,顯示了國際標準組織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基于種種努力,目前世界主要油氣國之間達成共識,全球石油裝備統一標準化工作卓有成效。至今,ISO/TC67發布了150多項石油工業標準,其中有65項被API采納,作為API/ISO共同標準,例如,管道輸送系統鋼管標準就是由ISO/TC 67 SC2(石油天然氣管道輸送系統標準)與API/WG210標準聯合制定的。有110項被CEN采納,作為EN/ISO共同標準。目前中國也采納了其中一部分。

  如今,標準化不再只是一個國家的事情,國家間的交流合作越來越多;在國際標準的制定與推行中,全球標準組織“大家庭”逐漸形成。而每年的10月14日(世界標準日),已成為每個成員的紀念日。

  中國逐日與國際接軌

  中國石油裝備業標準化發展,不能忘記一個人。
  
  早在1948年,玉門油礦的機械工程師史久光先生,第一次將美國石油學會(API)標準帶回國內,并在國內參照試行。這是中國石油工業第一次與API接觸,結束了發展早期無標可鑒的歷史。后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國石油工業與API的合作愈發緊密,我國石油工業標準化之路漸走漸強。

  石油工業標準化研究所高圣平所長介紹,我國石油裝備標準化大致經歷三個階段。1950年至1978年是起步探索階段。成長壯大階段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后,當時,中國十分重視石油裝備的標準化工作,于1987年成立了全國石油鉆采設備和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到1999年,全國石油鉆采設備和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同石油工業標準技術委員會的石油管材、海洋石油工程等專業技術委員會共制定和發布石油裝備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近450項,采用國際和國外先進標準72項。有力地規范了市場,促進了行業發展,為以后走出去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加入WTO,開啟了石油裝備標準與國際接軌新時代。我國石油裝備標準化向市場導向、協商一致、國際接軌方向發展,全面適應石油工業重組改制后的發展。其間,制定了一批我國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技術標準已經成為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推動了石油裝備工業的發展。

  近三年,隨著石油裝備出口量的持續增長,國內企業對API認證的需求逐日增加。尤其在2008年,我國石油裝備標準國際化步伐驟然提速。

  今年4月8日,石油工業標準化研究所與美國石油學會API已達成API標準中文版授權協議。《管線鋼管規范》ANSI/API SPECIFCATION 5L標準即是第一本中文版API標準。據悉,目前有877家國內制造企業通過了API認證,涉及70多項API標準,并且仍有383家企業正在申請。隨著在ISO/TC67第28屆年會期間,中石油王副總經理(左)會見ISO/TC67主席。API標準中文版工作的深入開展,這些制造企業將大大受益。

  5月9日,在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八次年會上,新的專業標準化組織??全國石油天然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CPSC)成立。該標委會的成立,將對提高我國石油天然氣市場化、國際化進程,為行業快速科學發展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對此,CPSC主任委員、中石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王宜林評價說,“CPSC的成立,是我國石油工業標準化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義。”

  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來自10月16日結束的第31屆ISO大會。該大會通過了修改ISO章程,擴大ISO常任理事國數量的決議,按ISO貢獻率排名第六的中國,正式成為ISO的常任理事國。這是我國自1978年加入ISO三十年來首次進入國際標準化組織高層的常任席位,使我國成為ISO常任理事國的目標提前12年實現。專家稱,它標志著我國標準化工作實現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

  數字是最好的佐證。據高圣平所長介紹,在現有近500項石油裝備標準中,我國共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179項,采標率為36.3%。其中,等同或修改采用國際標準38項,國際標準采標率為36.5%左右;等同或修改采用API標準103項,非等效采用25項;采用其他國外先進標準13項。

  我國石油裝備標準漸與國際接軌,但國際化的步伐仍需加快。高圣平所長說,“過去,我國一直致力于API標準的采標工作,其項目占所有采標項目的71.5%,而采用ISO標準只占21.2%。”隨著國際標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今后,加大ISO標準等的采標力度,使國際標準采標率提高到90%,這對我國石油裝備與國際石油工業全面對接,提高國際競爭力,將是極大地促進。
關鍵字: 石油標準 石油規范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08056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铜川市| 台安县| 福鼎市| 丰都县| 塘沽区| 宝山区| 平邑县| 山丹县| 山东| 靖江市| 珠海市| 乐至县| 军事| 藁城市| 光山县| 会同县| 安西县| 同仁县| 保定市| 五原县| 榆社县| 安化县| 德保县| 冕宁县| 芦山县| 石阡县| 洪湖市| 三明市| 靖安县| 定兴县| 北海市| 渑池县| 佳木斯市| 城市| 梓潼县| 巢湖市| 新源县| 张家川| 宾川县|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