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管外封竄有了新技術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11-05 中國石油報 關注度:0]
摘要: 10月25日,從遼河油田曙光采油廠工藝研究所傳出喜訊,在杜212-25-295井試驗實施管外封竄新技術獲得成功,措施單井最高日產達23噸,目前生產情況穩定。
管外封竄新技術屬于油田化學技術家族中的“新成員”。目前油田稠油和超...
10月25日,從遼河油田曙光采油廠工藝研究所傳出喜訊,在杜212-25-295井試驗實施管外封竄新技術獲得成功,措施單井最高日產達23噸,目前生產情況穩定。
管外封竄新技術屬于油田化學技術家族中的“新成員”。目前油田稠油和超稠油開發一般采用蒸汽吞吐方式,這一開發方式易造成地層之間出現非正常連通,生產層位不清晰,水體易侵入油層,導致油井出水,這就是俗稱的“管外竄槽”。
油井管外發生竄槽,已經成為制約稠油和超稠油生產效果的普遍問題,為了消除“管外竄槽”對油井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提高稠油及超稠油的開發效果,今年年初以來,遼河油田曙光采油廠工藝研究所技術人員與油田鉆采院油化所展開技術合作,并選擇在杜212-25-295井開展油井管外竄槽封堵技術可行性研究與現場試驗。
項目負責人介紹說,杜212-25-295井生產9周期時油井出水,該井礦化度大部分在400至600之間,認為頂水的可能性較大。通過找漏資料發現,油井射孔井段以上、791米井深以下有漏點。
“病根”找到后,為盡快恢復油井產能,經過前期措施論證等準備工作,9月初,工藝研究所對該井實施管外封竄技術試驗。
杜212-25-295井措施完井并試壓合格后,進行蒸汽吞吐,10月3日放噴求產,措施井最高日產油達23噸。截至10月25日,累計生產22天,產油311噸、產水349噸,目前平均日產液30.9噸、日產油19.4噸,生產效果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