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測井自主研發的MIT陣列感應儀器在長慶油田投產以來,經與常規雙感應八側向測井相比,具有縱向分辨率高、徑向探測深度大、測量精度高等特點。應用該儀器能詳細劃分侵入剖面,準確確定地層真電阻率。
針對長慶油田儲層特征,長慶事業部加大新技術宣傳和推廣應用力度,積極組織落實推廣成像測井、快速定量解釋、發展長慶版解釋軟件和特色技術工作。長慶事業部總結了不同條件下的陣列感應測井響應特征,形成了特色的徑向電阻率模式法、相對函數法、流體指數法、低阻環帶法、感應側向聯測法等油氣識別方法,為精細解釋提供了科學依據。
面對長慶油田“三低”油藏世界級評價難題,長慶事業部緊跟油田“老井穩產、新井上產、措施增油”的開發思路,創新測井,大力推廣以陣列感應為代表的“三電兩聲一核磁”成像測井技術,全面取代雙感應八側向和微電極測井系列,花大力氣攻克技術難題,在油氣藏測井精細解釋上下工夫。
今年,事業部在長慶油田各區域共部署EILog快速成像測井作業隊伍52支,已經全部配備陣列感應儀器。事業部多次深入甲方回訪,大力推廣MIT陣列感應測井為代表的新技術和新技術推廣培訓工作,不斷加大以陣列感應為代表的測井新技術使用范圍。目前,長慶油田區域探井、評價井、開發骨架井已全部應用MIT陣列感應測井,取代了傳統的雙感應八側向和微電極測井。5月25日,長慶事業部解釋研究人員利用陣列感應技術,對安塞油田丹X井進行精細解釋研究分析,經在440米處試油后,獲得日產7.06噸工業油流。丹X井是安塞油田一口評價井。該井主要解釋任務是評價長X地層的含油性,且該層無取芯資料,錄井顯示僅為油跡,解釋難度大。解釋人員發現,在延安組延X砂體上部有5.4米電性顯示異常。為了精確判識,長慶事業部召集解釋專家對該層進行了“會診”。經過大家討論分析認為,該井延X砂體底部陣列感應曲線顯示為增阻侵入,說明含水明顯,中部由于泥質含量增加,上部砂體較純、滲透性好,陣列感應曲線數值抬高并且顯示為20英寸正差異特征,最終將這5.4米解釋為油層。經對該層位試油后,證實了解釋結果的準確性。
據統計,3年來,中油測井公司MIT陣列感應在長慶油田各油氣區測井累計達2500余口,解釋符合率探井81.61%,開發井為93.34%,成為測井解釋人員判識油氣層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