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有望加速啟動。
近日,中國工程院14院士聯名上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建議國家重視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增強國家能源保障能力。
此次上書由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徐匡迪領銜,聯名上書者為國內油氣領域知名專家,邱中建、黃其勵、康玉柱、童曉光、周守衛、翟光明、韓大匡等院士參與其中。
本報記者獲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李克強均做出重要批示,支持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目前,中國工程院已設立重大專項,為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做政策研究。
非常規油氣指在現今經濟、技術條件下,不能完全用常規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勘探、開發與加工利用的油氣資源,主要包括煤層氣、頁巖氣、致密砂巖氣、油頁巖、油砂油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玉柱說:“全球非常規油氣開發的熱情,源于美國頁巖氣的商業化運作。其外,國內常規油氣田產量已進入高峰期,未來產量以穩定為主。非常規油氣是重要接續資源,保證國內資源供應多元化。”
201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約1000億立方米,超我國內天然氣產量。由于頁巖氣商業化開發,美國從天然氣凈進口國成為出口國,同時天然氣定價權得以鞏固。
與此相反,國內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不大,且資源儲量尚不明確。截至2010年底,美國頁巖氣有4萬口井,而我國不足30口;美國煤層氣有6萬口井,我國只有5426口。
中國工程院建議國家積極開展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查工作,盡快搞清楚非常規油氣資源潛力與分布,并將非常規油氣資源納入礦產資源系列,實行國家一級管理。
中國工程院預計,我國煤層氣資源量為36.8萬億方,居世界第三位;頁巖氣可采資源量在22萬億-30萬億方左右。
康玉柱說:“這些資源如果能夠投入勘探開發,形成一定規模生產能力,在未來我國天然氣供應中將會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勘探開發利用技術進步和完善,預計2030年前后以煤層氣、頁巖氣為主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有望形成500億方以上的生產能力。”
目前,國家已將加快煤層氣、頁巖氣開發利用納入“十二五”規劃。國土資源部和國家能源局正著手研究制定《“十二五”頁巖氣勘探開發規劃》。國土資源部提出頁巖氣發展“358戰略”,即 3年重大進展,5年有重大突破,8年重塑地質勘探開發格局。
非常規油氣雖資源豐富,但相較常規油氣資源,其地質賦存條件復雜,開發難度大,且成本高。以煤層氣為例,中聯煤層氣負責人稱,煤層氣開發成本比常規天然氣高出一倍,需要國家財政政策補貼。按照現行產業政策,中央財政按0.2元/立方米煤層氣(折純)標準對煤層氣開采企業進行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