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風險下降是油價自今年6月底以來一路下行的主要動力。利比亞和伊拉克原油產出的恢復是造成供給趨于寬松的重要因素。供給趨向寬松可以從Brent和 WTI的近遠月價差結構得到驗證。Brent已經出現近月貼水的狀態,而WTI近月升水的程度大幅下降,盡管依然保持小幅升水的狀態。
截至2014年9月8日,Brent和WTI主力10月合約的結算價分別為100.20美元/桶和92.66美元/桶,較6月份的高點分別下降12%和 14%。我們認為,短期在受供給寬松預期的作用下,Brent有可能跌破100美元/桶,但繼續下行空間較為有限,中長期或將回歸至100-115美元 /桶區間運行。Brent對WTI價差均值或將下降至2美元/桶。
地緣政治風險一直就是Brent價格走勢主要驅動因素之一。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利比亞國內武裝分子與政府之間的對峙沖突直接導致其原油的產量由140萬桶/天下降至最低僅為20萬桶/天。與此同時,伊朗石油近兩年來一直受到歐美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禁運,其產量和出口量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分別為150萬桶/天和100萬桶/天。
而在今年上半年,伊拉克武裝組織ISIS頻繁對境內的重要油田發起攻擊,伊拉克原油的產量也因此減少了近500萬桶/天。供給吃緊的風險在過去的一年里是Brent 價格維持高位的主導因素。而當前供給吃緊的狀態已經得到較為明顯改善,或市場預期供給會更加寬松。隨著美國開始介入軍事打擊ISIS基地組織武裝分子,伊拉克的石油供給安全或將得到保障,出口量已出現回升的跡象。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潛在的軍事沖突引發了歐洲能源供給安全問題。但俄烏之間的緊張關系對 Brent油價的影響力度有限,而天然氣或受其影響程度更大,因為通過烏克蘭境內管道運往歐洲的原油在歐洲原油需求總量中占比較小。伊朗核談判的風險是未來油價下行的最大風險點之一。伊朗核談判的最后期限是在今年的11月24日,如果談判結果超出預期,伊朗石油則有望重新回歸國際市場,屆時將會對全球石油市場供給形成較大的沖擊,Brent或將跌向80-90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