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4部門13日公布的文件,提出要有序推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
根據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關于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指導意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氣為燃料,通過冷熱電三聯供等方式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負荷中心就近實現能源供應的現代能源供應方式,是天然氣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與傳統集中式供能方式相比,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高、清潔環保、安全性好、削峰填谷、經濟效益好等優點。
《指導意見》強調,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在國際上發展迅速,但我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尚處于起步階段。推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節能減排效果明顯,可以優化天然氣利用,并能發揮對電網和天然氣管網的雙重削峰填谷作用,增加能源供應安全性。目前,我國天然氣供應日趨增加,智能電網建設步伐加快,專業化服務公司方興未艾,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在我國已具備大規模發展的條件。
《指導意見》提出,要以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為首要目標,以實現節能減排任務為工作抓手,重點在能源負荷中心建設區域分布式能源系統和樓宇分布式能源系統。包括城市工業園區、旅游集中服務區、生態園區、大型商業設施等,在條件具備的地方結合太陽能、風能、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進行綜合利用。
《指導意見》明確了相關主要任務:“十二五”初期啟動一批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范項目,“十二五”期間建設1000個左右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并擬建設10個左右各類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區域。未來5-10年內在分布式能源裝備核心能力和產品研制應用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布式能源裝備產業體系。
《指導意見》還確定了中長期目標:2015年前完成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主要裝備研制。通過示范工程應用,當裝機規模達到500萬千瓦,解決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裝備自主化率達到60%;當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基本解決中小型、微型燃氣輪機等核心裝備自主制造,裝備自主化率達到90%。到2020年,在全國規模以上城市推廣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統,裝機規模達到5000萬千瓦,初步實現分布式能源裝備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