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美國著名的
頁巖氣開發企業切薩皮克能源公司宣布,將削減其在美國的頁巖氣開發鉆探量。消息一出,在業界產生巨大影響。仿佛帶動了一股潮流,一些頁巖氣開發商紛紛效仿,淡出頁巖氣產業。雖然切薩皮克公司此舉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在這個業界“領頭羊”的帶動下,頁巖氣產業仿佛一夜之間風光不再,甚至有業內人士將此視為該行業開始走下坡路的信號。
事實上,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北美地區的天然氣價格就開始持續下降。但是,在美國,卻好像根本沒人關心價格,開發天然氣的熱情依然十分高漲。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自頁巖氣。業界一致感嘆美國頁巖氣的巨大儲量。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今年1月發布的能源展望報告中樂觀地預測,到2021年,美國的天然氣產量將超過消費量,同時還將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而這些,都是因為美國擁有巨大的頁巖氣儲量。連總統奧巴馬也在2012年國情咨文中自信地宣稱:“我們的天然氣儲量足夠使用100年。”美國頁巖氣的前景仿佛一片光明。
然而,近一段時間以來,業界卻開始質疑,美國是否應該對頁巖氣如此充滿自信。首先就是有關頁巖氣的儲量,業界開始有了爭議。雖然美國潛在天然氣委員會(Potential Gas Committee)發布的報告支持總統“夠用百年”的說法,但是,有能源分析人士指出,該委員會是一個由石油工程師和地質科學家組成的組織;管理層也都在油氣企業任職,因此,該委員會發布的報告并不能算是一份公正的評估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可能帶有夸大性和誘導性。
另外,EIA也在最新報告中承認,調查一個國家的天然氣儲量是有難度的,由于技術、方法等因素,不同機構得出的數據往往也有偏差,因此,目前對美國頁巖氣儲量的預估數據都只是暫時的,對真正儲量規模的判斷仍存在不確定性。同時,EIA在其公布的最新數據中,下調了對美國頁巖氣儲量的預測,認為美頁巖氣儲量約為482萬億立方英尺,比2011年的預測數據下調了40%。另外,報告還調整了對美國著名的馬塞勒斯地區頁巖氣儲量的估測,從此前的410萬億立方英尺下調到141萬億立方英尺,下調幅度高達66%。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態度則更不樂觀,該調查局估測稱,馬塞勒斯地區其實大約只有84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儲量。
對頁巖氣儲量估測數據的巨大差異,帶來的是對頁巖氣未來能否幫助美國真正實現天然氣自給自足的疑問。按照此前樂觀的估計,以美國當前的能源消費量計算,僅馬塞勒斯頁巖地區的儲量就能夠保證整個美國17年的天然氣需求,除此之外,甚至還有可能有一定的余量以供出口。但是,有業內人士表示,此前樂觀的預估將一些開發價值不大、甚至可能是不具開發價值的儲量也計算在內,即便如此,美國所有的天然氣儲量也只是大概可以供應內需23年左右;一旦消費量進一步增長,這一數字就很難維持,更談不上保證供應百年了。
與此同時,美境內幾處頁巖氣的主要產地未來產能也不容樂觀。有數據顯示,這些產地的頁巖氣產量不是達到了峰值,就是已經開始出現下滑。例如,巴內特頁巖氣產區的產量為每天57億立方英尺,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值;馬塞勒斯的頁巖氣產量也已經達到了每天24億立方英尺;另有伍德福德頁巖氣產區的產量已經開始出現了下降。
目前北美低廉的天然氣價格,也不利用推動頁巖氣產業的進一步發展。ARC金融研究資訊公司根據對全美前34家天然氣生產商的分析,得出結論認為,平均每個季度大約需要220億美元的資金來保證美國內天然氣的供應,而這些公司平均每個季度僅現金流就需要大約120億美元。按照目前的天然氣價格,很難保證這些天然氣生產商有足夠的收入,因此,有些企業只得采取貸款、甚至出售部分資產的方式,以獲得足夠的資金。這極大地打擊了企業的積極性,影響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另外,美國國內許多頁巖區帶面積較大、氣體儲量埋藏深,
勘探開發起來難度很大,需要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目前主要采用的水力
壓裂開采方法還存在很大的爭議;加上近期經濟的低迷,都給美國頁巖氣產業的發展增添了困難。美頁巖氣產業還能否繼續最初的風光成了業界普遍關注且擔心的問題。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