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儲層開發方案一體化促頁巖氣發展
頁巖氣正式被列為獨立礦種,頁巖氣“十二五”發展規劃即將頒布,一系列利好消息,使業內外人士對頁巖氣這種
非常規油氣的未來充滿希望。中國頁巖氣開采有哪些短板?中國企業該如何面對投資主體多元化?技術問題是否能夠逾越?采出氣來如何有效利用?近日,中國能源報采訪了具有百年歷史的國際油服企業貝克休斯北亞區客戶服務總監劉青。
中國能源報:貝克休斯作為老牌油服企業,在美國擁有豐富的頁巖氣開發經驗。與美國相比,中國頁巖氣開發尚處于初級階段。您認為,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在哪些方面最需要完善?
劉青:中國目前的單項技術已經接近國際水平。比如,2009年中國引進的分段
壓裂技術,在美國采用也就兩年的歷史。而經過實踐,已經被認為是目前在中國最有效地解決致密油氣資源產量瓶頸問題的技術。這也是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
不過,對于中國企業而言,除了技術障礙,更需要的是建立儲層開發方案一體化思維。貝克休斯以前的開采過程完全按照工程順序進行:搞地質油藏的先確定儲層和井位,然后鉆井的再做個鉆井方案,接著再想怎么
完井、酸化、壓裂等問題。國際上出現儲層開發一體化趨勢之后,貝克休斯開始根據地質和油藏的情況,根據油藏和地應力情況判斷合理的井筒方向,決定是否需要儲層改造,如何改造及配套的完井
管柱如何設計,最后再綜合考慮如何根據完井及儲層改造要求設計鉆井方案。這與過去的思維似乎完全相反,但是反向思維使得儲層開發更加有針對性。這也是貝克休斯在中國一直努力推動的方向。
中國能源報:2011年12月31日,國土資源部宣布頁巖氣為獨立礦種。這一政策被業內人士視作國家希望多種投資主體參與其中,盡快實現其產業化的一個信號。那么,民營資本非技術層面的障礙有哪些?
劉青:我個人經過考察認為,在美國,頁巖氣能夠發展起來,國家扶持和民營資本進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投資主體多元化對中國頁巖氣的發展也很重要,國家開放礦權給了民營資本投資的機會。但是對于投資方來說,頁巖氣項目的成功不只是單井產氣量的提高,還要看項目的投資回報率,所以如何控制成本和有效地將產出氣轉化成現金收入,就成為投資項目成功的關鍵。這是當今中國頁巖氣開發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在中國市場,東部城市用氣量大,這些地方又遠離中國西部主氣源,壓縮、液化運輸成本又太高。所以,如何輸氣以及如何創造公平的輸氣條件是關鍵之一。這其中就涉及到了管道使用的問題。另外,中國的主管道建設多以主氣源和主用戶群為始終點修建,實際上也很難做到頁巖氣采到哪兒就在哪兒建管道。只有合理解決氣變錢的問題,才能吸引民營資本投資介入頁巖氣開發項目。當然就目前的現狀而言,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最近國家提出了分布式能源建設的思路,能夠解決一大部分的問題。再者,支持當地發展天然氣汽車、當地供熱、天然氣發電等都是解決的途徑。
中國能源報:美國能源信息署今年1月發布能源展望報告預測,到2021年,美國的天然氣產量將超過消費量,同時還將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那么,美國頁巖氣開發企業發展的特點是什么?對中國有什么啟發和借鑒作用?
劉青:美國早期開發頁巖氣的時候,很多人并不看好。但美國這幾年頁巖氣已經基本滿足了本國需求。
我在這個行業干了二十幾年,里面有一半以上的公司我都不認識。頁巖氣開發技術掌握在油田服務公司的手里。這些小規模的頁巖氣開發公司,主要依靠油田服務公司的技術來幫助開發頁巖氣。
應該說,頁巖氣開發對企業的氣田開發綜合技術要求很高,但投資回報不是很快。不像石油行業,花幾百萬元人民幣打一口井,如果高產的話,可能幾個月就回本。頁巖氣就沒這么快,而且還要配套技術含量很高的工具參與開發。另外,頁巖氣的地質條件也十分復雜。業內將這個現象描述為“各項異性”,即世上沒有兩塊氣田擁有完全相同的地質條件,這也是其風險大的一個方面。所以,國外開采失敗的例子也很多。中國的民營資本要想進入,需要很多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支持。
中國能源報:從1985年至今,貝克休斯在中國的發展已經有20多年了。貝克休斯在國內頁巖氣市場取得了哪些成績?面對中國頁巖氣市場的新變化,有何遠期計劃?
劉青: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貝克休斯通過國際市場上的兼并重組,具備為用戶提供儲層開發一體化方案的專業油田開發服務能力,形象點說,就是從A到Z的服務。目前,我們與
中石化、
中石油、
中海油都有合作。應該說中國政府多個關于頁巖氣的政策的出臺,讓我們對中國頁巖氣市場的前景充滿了信心。而貝克休斯提供的儲層開發一體化的服務,也將為未來民營資本進入頁巖氣開發市場提供技術保障。下一個階段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讓中國企業更多地了解我們這種專業儲層開發一體化油田服務的理念,通過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開展頁巖氣開發技術的宣傳工作,讓更多的民營資本關注頁巖氣開發,了解頁巖氣開發并最終參與頁巖氣開發項目,為中國頁巖氣開發市場注入活力。
[
復制 收藏
]